7月下旬到8月初正是秋季肥第一轮备货的关键期,复肥生产企业的秋季订肥会也在紧锣密鼓地召开,各种优惠政策更是层出不穷,目的只有一个:刺激下游经销商拿货积极性。价格方面,目前主流出厂价为:45%氯基复合肥1700-2000元/吨,45%硫基复合肥1950-2200元/吨,高端报价2300元/吨左右。对于秋季复合肥市场的走向,业内人士判断:利好增多,行情看好。
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
上半年,种植结构调整、国家环保督察、粮价低迷等因素导致化肥市场行情严重受挫,价格与农民用肥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上一季,吉林地区化肥市场的走势主要受制于粮价低。”根力多吉林区域经理徐振表示,吉林地区,受玉米价格下降影响,农民被迫调整种植结构。一是旱改水,在低洼地区化旱田为水田,重新将玉米改种为水稻;二是大片区域改种大豆,大豆的种植面积增加;三是进行多品类试种,农民开始试种马铃薯、花生、绿豆等作物,但玉米作为当地大宗农作物,突然转变种植结构,短时间内尚不能形成规模,只能在农民的不断尝试中进行改变。“受玉米价格低迷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大打折扣,虽然有进行调整,但农民自发性的调整显然有些盲目,在缺少规划的情况下,经销商难以判断农民会种植何种作物,从而导致备肥期推迟、备货量减少,大化肥备货量下降幅度在15%-20%。”
对于上半年的市场情况,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昊峰认为,从磷复肥工业协会公布的跟踪数据来看,今年国内复合肥销售情况优于去年同期,而为何说当前市场难做,其主要是因为大型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所致。他表示:“近两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近1/3的产能退出市场,其中以小型企业居多。复合肥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行业的结构在发生变化,骨干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大型企业间的竞争进入白热化,使得行业表面上看去十分不乐观。诚然,竞争的结果十分惨痛,但这正是行业健康发展的表现。”
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讲,有一点是肯定无疑的:上半年复合肥企业的日子过得并不舒坦。
钾肥涨价难以撬动市场
近日,钾肥大合同尘埃落定,230美元/吨的价格相较于去年上升了11美元/吨,符合行业内的预期。作为复合肥三大原料之一,钾肥进口价格的抬升为复合肥行业提供了利好,虽然11美元/吨的上涨幅度并不大,但结合当前氮、磷的价格走向,复合肥生产企业的成本明显呈上升趋势。对此,施可丰供应公司总经理付绍群说:“大型企业在原料库存上都不成问题,我们在上一轮采购中也已加大采购数量,目前缺口不大,生产上不会受此影响。目前钾肥已是国内国际一盘棋,尽管有零星的挺价呼声,但声音并不大,也难以有所成效,最终价格还是要回归到供需之上。单纯以进口钾肥价格上涨为由,推动市场价格抬升极有难度,具体价格调整还是需要看厂家意愿,上调有所依据,不调也理所应当。”
李昊峰也认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于市场的撬动力越来越弱,更何况此次进口钾肥价格涨幅如此之小,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拼的是企业的服务,是企业的品牌价值,是给顾客创造价值的能力。亳州司尔特生态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小华表达了相同看法,他认为,现在企业根本上还是要以产品质量说话,借机挺价不现实,压价也不合理,产品质量永远是大企业的根本竞争力,质量好才是硬道理。
关于环保方面,去年下半年受环评影响,上游一些原料企业不能开工,原料一度短缺,但是从市场上的实际表现来看,虽然这一年的生产供应看似不够,但是市场上多年的存量还是有的,整体供应没有问题。虽然,今年的环保力度更强,但是环保并不能成为涨价的理由。很多人被带入一个洗脑包,即环保=涨价。对此,徐振解释道:“有些企业抱委屈,环保限产,开工不足,供应减少,所以价格高,这样的借口太过于幼稚。企业应该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想着怎么去解决环保问题,而不是利用国家一个政策成为涨价的理由,我们认为这是没有意义。”
后市维稳或有小幅上涨
上半年的淡稳行情影响了行业信心,但是,因为秋季小麦的产量、投资和回报都要比玉米高,所以农民在秋季对农资的投入积极性相对会高。
关于秋季肥目前的储备进程,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区域经理刘佃波告诉记者:“7月下旬到8月20日为一级代理商储备时期,在8月10日之前代理商要完成很大一部分储备,所以现在正是厂家开工、经销商储备的关键时期。”对于原料采购方面,刘佃波解释说:“因为原料价格的波动性,原料采购遵循三三制,1/3的货为长期储备,无论原料价格如何变化都要提前储备;1/3为当季市场实时采购;剩下1/3为后期随时补给的采购,以此避免承担过大的市场风险。”
付绍群说:“公司刚刚召开两场订货会,从会上的反馈可以看出,今年秋季的复合肥销售情况总体还算不错,但受农产品价格低迷影响,经销商回款不如以前,心态也变得更加谨慎。总体而言,后市利好因素居多,行情尚可,平稳可能性居多,或有小幅上涨。”
对于后市,徐振也表示很乐观,首先,在原料价格方面,去年三大原料的价格都在下滑,价格之低实属罕见,今年的原材料价格整体都在回升,后市会达到一个相对合理的价位,不会出现去年那么低的价格。其次,据近期调研发现,受今年春季倒春寒影响,当地购买廉价肥料的农户肯定减产,这将刺激农民在选购时,倾向于购买质量好一点的品牌肥。他说:“人性就是这样,只有在吃亏后才会清醒一些,会愿意跟品牌厂家合作,今年下半年到2018年对于品牌肥将是个机会。”
周 评
复合肥秋季预收款尚可
国内复合肥市场成交清淡,场内观望情绪浓厚,新单出货较少,企业预收尚可。出台秋季政策以及定价的肥企越来越多,不过受原料价格以及需求方面影响,目前来看定价较为混乱,仍有部分厂家谨慎观望中。原料尿素行情呈疲软走势,华北、华东尿素出厂报价已经回调,山东、河北、山西等地跌幅10-20元/吨,部分企业虽明稳暗降,但也预示着新一轮跌价的行情的开始。山西外发站台报1520元/吨,成交1480-1500元/吨,大颗粒外发1500元/吨左右;河南汽运外发1580元/吨,农业1610元/吨,工业自提1590-1600元/吨;河北报价1590元/吨,内销价格1560-1580元/吨,市场供求趋稳;山东报价1600-1640元/吨,临沂工业接货1660元/吨左右。目前复合肥主流出厂报价:45%氯基复合肥在1700-2000元/吨,45%硫基复合肥在1950-2200元/吨,高端报价2300元/吨左右。江苏少数复合肥企业秋季肥出台暂定价格及政策,有仓储补助40元/吨,打款计息1分至9月份,老客户拿货较积极,收款情况尚可。河北部分复合肥企业出台秋季肥报价和政策,保底收预付款并计息;需求淡季,天气炎热,企业开工率不高。
后市预测:原料行情震荡,夏季肥需求扫尾,不过部分企业仍处于停车阶段,预计短期内复合肥市场行情维持稳中偏弱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