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7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肥企和茶企困中求合 产业链模式破局助力

《中国农资》记者 徐晓磊

    为解决目前茶叶、钾肥和中微肥面临的问题,让优质钾肥与中微肥等投入品能与茶产业绿色生产紧密结合,近日,2017中国钾盐(肥)与中微肥行业技术交流大会暨茶叶产业绿色生态发展研讨会在安徽歙县召开。大会围绕让大家喝上放心茶和破解行业发展困局展开深度研讨交流,会上“益农小站”打造健康放心茶叶的产业链闭合循环模式引起关注,同期,中国钾盐(肥)与中微肥产业纵深行活动拉开大幕。此次会议由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委会、钾(盐)肥与中微肥产业联盟主办,来自土壤、茶叶、钾肥、中微肥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150余人参会。

    当前,中国茶产业面临严峻挑战,茶叶农药残留、有毒有害物质(重金属等)超标、有害微生物的超标、稀土元素超标等问题成为制约茶叶发展的重要问题,越来越引起业界重视。同时,钾肥与中微肥产品如今也全线陷入前所未有的“困难洼地”。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副处长马海森表示,钾肥与中微肥产品是修复“茶园土壤”的重要元素,肥企应充分考虑从“茶园土壤”治理入手,而茶企应站在产业链循环的角度反思传统茶叶种植,双方要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相互深度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安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教授郜红建表示,近年来,茶叶出口产品被进口国拒绝、扣留、退货、索赔甚至销毁的事件时有发生,茶叶卫生质量已成为茶叶出口的最大障碍因素。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建明提出,要从源头上保障茶叶质量安全,科学合理施肥和综合治理病虫害,优化茶园生态环境。

    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主任助理房朋认为,应从加强肥料标准化建设方面,加强肥料产业健康发展。肥料标准化发展趋势应整合精简和重点培育相结合,丰富、优化标准化体系。重点要关注肥料质量安全,废弃物的使用,肥料施用技术、使用安全和经销商农化服务规范等。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田婧表示,未来茶企不仅要加强品牌建设,通过今天的会议,她认为,土壤生态安全更应成为茶企特别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委会副秘书长、钾盐(肥)与中微量产业联盟秘书长亓昭英表示,此次会议最大的亮点就是参会代表共同探讨了我国钾肥与中微肥“破茧”途径和大闭合循环链模式,让优质钾肥与中微肥等投入品能直接与茶叶行业对接,实现了跨界整合产业,这次复合创新“破局”模式——“益农小站”,为“中国健康放心茶叶产业链闭合循环”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上海复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湧就从源头控制生产绿色茶产品,实现质量可追溯机制建立的“益农小站”模式做了大会分享。他表示,益农小站就是要建立产业链可信任路径、建立可持续服务的能力和可持续模式。核心技术是天然植物源提取物复配产品的无限应用、核心模式是生态环保技术与商业模式的无限融合。精准定制配方产品、提供种植方案,目前已掌握不同地区作物品类110个,形成种植方案和配方330个。

    近年来,云南云天化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通过云天化智能化肥微工厂提出了对茶叶种植可持续发展一站式解决方案。据云农科技四川区域部总经理易绍江介绍,云天化智能化肥微工厂茶叶测土配方精准施肥在优化茶叶品质成分,保证形成茶叶品质所需的充足供给;改善茶园中营养物质循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