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7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凝聚行业智慧 引领行业发展
云南省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昆明召开
《中国农资》记者 李 阳 张艳潇

    近年来,持续低迷的农资需求、剧烈变化的政策环境、动荡起伏的市场态势给云南的农资市场带来巨大变化,这就使得农资行业要加快发展速度必须跟上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主动适应行业新形势。

    7月10日,云南省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此次会议选举云南农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朱华国为新一届云南省农业生产农资流通协会会长,并作了协会工作报告。同时选举产生了第三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监事会监事长等为新一届理事会领导班子成员。会上还通过了《协会章程》《财务管理办法》《会费收缴办法》。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副巡视员、中国农资流通协会秘书长符纯华,中华合作时报社编委、中国农资传媒执行总编辑孙立新,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经济发展处处长何志勇以及来自云南全省1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还就目前农资行业面临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共商大计探寻新常态下的生存之道。

    会上,何志勇作为云南省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第二届副会长、秘书长谈了近年来在协会工作中的体会和感悟。他表示,在农资市场化的进程中,农资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要不断调整企业的经营机构,融入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中,助力云南省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同时,云南省农资流通协会的发展离不开会员单位的齐心协力,面对行业难题要创新发展,着力发挥会员单位作用,共同推动农资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当前正是农资行业创新发展的机遇期,对于行业协会而言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符纯华在致辞中表示,随着化肥的农资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和政策环境的改变,农资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农业发展新形势和农资行业发展的困境,行业协会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一是政府高度支持行业协会的发展,随着政府简政放权的逐步加快,行业协会在我国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二是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积极打造行业协会发展的平台,进一步加强协会的管理和加大扶持力度,在新的层面上开启为农服务的新政策,为协会的改革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契机;三是行业需求为协会提供发展空间,农资市场的开放减少了政府对化肥市场的直接干预和调控,行业协会作为中介组织的自律、服务功能,将作为政府间接调控市场的重要手段,协会的发展空间和功能将进一步拓展。

    在面临新的农业形势下,农资企业如何转型升级成为重要课题。对此,符纯华强调,农资企业要参与农业产业链整体布局,立足农资并且跳出农资,为农户提供整体种植解决方案,把握农业产业转型机遇,向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型。龙头企业不断发挥行业领头羊作用,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立足“三农”、开拓创新。

    会上,孙立新表示,中国农资传媒多年来一直以媒体的视角,前瞻农资行业的变化和发展。随着近年来农资市场化的竞争逐步加大,农资企业的经营主体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理念和新的技术已经在云南农资市场得到普遍推广。大批外资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纷纷抢滩登陆云南,瞄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在竞争激烈的云南农资市场中,企业要进一步关注高原特色农业,把打造“高原、高端、高优”农产品作为企业的责任。

    “行业协会要肩负起凝聚行业智慧、引领行业发展的历史重任,这届协会的宗旨是服务、共赢、发展,要积极反映行业诉求,进一步提高行业研判能力和市场分析能力,为会员提供有价值的资讯,为农资人搭建一个凝聚行业智慧、信息共享的平台,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在服务‘三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新当选的云南省农资流通协会会长朱华国对新一届协会工作信心满满。他说:“要借鉴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工作经验,逐步把云南省农资流通协会办成有影响力、有凝聚力的平台;要收集协会会员的需求,针对会员共性的需求开展活动,将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会员需求、建议和想法,齐心协力共同解决行业的难题;龙头企业尤其要增强责任和风险意识,积极应对困境,切实解决农业生产的痛点问题;坚持为会员服务、为农资行业服务,为促进云南经济发展、市场繁荣、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