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5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腐植酸,土壤团聚体是个宝


    导言:团粒结构是肥沃土壤的物质基础,有机质是形成团粒结构的重要胶结剂。腐植酸是土壤的团粒宝贝。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首次利用稀土元素和C双向标记研究团聚体动态变化再次证明,工业利用腐植酸反哺土壤,于土壤修复、肥力提升、储碳控碳等具有更重要的现实作用。

    2017年2月16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彭新华团队,首次利用稀土元素和C双向标记研究团聚体动态变化,提出了稀土元素标记团聚体的方法,并根据稀土元素在不同粒级团聚体的重新分布,提出了团聚体周转路径与速率计算方法。研究发现,团聚体向相邻粒级的周转比重较大,大团聚体周转速率要快于小团聚体。添加外源有机质显著提高了周转速率,团聚体周转速率与13C累积含量呈线性关系。基于此项研究成果,利用工业制取的腐植酸,反哺土壤、育化土壤、提升地力、稳碳固碳等,通过精准施策均能发挥重要的现实作用。

    团聚体不可少

    大家知道,在土壤形成过程之中,腐植酸与各种微生物分泌的多糖醛酸甙、粘粒矿物以及铁、铝的氢氧化物等,通过不同形式与各种作用力相结合,形成了各种类型的有机无机复合体。同时,在各种表面电荷和作用力下,通过团聚作用而形成了不同粒级的微团聚体,其形成过程赋予了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鲜活的生命力,发挥着微生命体的作用,被称之为土壤的“细胞”。正所谓“腐植酸是土壤的团粒宝贝”就在于此。

    团聚体周转更安全

    特别关注,工农业副产的有机质不一定安全,而腐植酸富存的有机质一定安全。凡是有机质不一定是腐植酸,凡是腐植酸一定是有机质。近30年来,针对我国腐植酸资源利用状况,国内研究人员对土壤腐植酸与煤炭腐植酸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腐植酸的来源不同,除分子量略有差异外,化学组成和碳架构分子结构几乎一致。工业提取的腐植酸与土壤腐植酸具有相似的物理特性、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及分子量范围,具有一致的应用特性。因此,利用与土壤同源性的腐植酸反哺,提高团聚体周转速率更安全。

    团聚体周转速率更快

    团聚体周转速率越快,土壤活力就越强。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外源反哺腐植酸、腐植酸肥料可以促进不同粒级土壤微团聚体、团聚体的形成,特别对土壤中大于0.25mm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提高含量16.53%。由此,通过工业化开发利用腐植酸反哺土壤,提升土壤肥力,提高团聚体周转速率,增强土壤活力的效果显而易见。

    综上,在“土壤-有机质-团聚体(腐植酸)-周转速率-土壤肥力-土壤活力”生态链条中,让腐植酸通过团聚体调转,充分发挥团结构效的重要作用即为本色所在。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供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