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化肥工业能够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量进口到成为世界舞台重要的角色,是经过了几代人、六十多年的努力拼博和艰苦奋斗得来的,化肥的使用为解决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诚然,在化肥工业的发展进程中特别是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我国的氮肥、磷肥产能已经过剩,国内现有的品种结构与农业发展需求还不能完全匹配,由于原料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使得我们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明显偏弱。而随着近来国家多项财税政策的调整,要求更为严格的环保、安全法律法规密集出台,以及社会公众对环境、健康的要求和关注度持续升温,行业生存发展环境日趋紧张。
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农业生产从业人员持续减少,从事农业种植的人口老龄化,随着土地流转的推进,规模经营已逐步形成,农业现代化发展加速;另一方面,由于库存和需求的变化影响,种植结构正在大幅调整,消费结构明显变化、消费需求升级。民众对食物的要求已经从吃饱转向了吃得口感更好、吃得更加有营养、吃得更加安全。
作为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完成了保证化肥供应、保障粮食安全的历史重任,今后的发展进程中,我们更应该着力研究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负担,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肥料行业绿色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行业下一步将围绕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努力实现“产出高效”。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逐步实现“领跑世界”的行业目标,塑造行业大国形象。
二是努力实现“产品安全”。以提高作物品质、改善土壤环境、提升地力为目标,重点突出产品的功能化、环保化、高效化创新,有力推动节肥、增效,为农民增收、节支。
三是努力实现“资源节约”。要以节能、降耗为手段,以减排为目标,实现行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四是努力实现“环境友好”。不断强化行业社会责任,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各类有害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同时加强减少肥料使用、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手段研究,在生产过程中不再添加无益于土壤、作物的各类物质,比如肥料染色,将由于肥料的使用对环境造成的负担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