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5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睡生态床 喝营养汤 住阳光房
——北京市推广设施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见闻
□ 刘振远

    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马莉,节假日常带着儿子去郊区体验农家乐。“我常来昌平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了解了种植过程,对草莓的品质很放心。”

    “在草莓重点园区推广减肥提质增效相关技术,不仅降低了化肥用量和生产成本,还大大地提高了草莓品质。”北京市土肥站站长赵永志认为,“合作社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更加愿意接受新的农业生产技术。”

    合作社理事长崔维国解释说,“要想使草莓个大、色鲜、型正、味好,就得用先进的水肥技术,像呵护孩子一样为它们增加营养。”

    草莓“睡”在专用基质里

    “采用立体栽培,用基质代替土壤,是基于草莓生长特性和现实生产需要的技术创新。”赵永志说,“相较于土壤,栽培架和基质的环境较为封闭,减少了水肥下渗,不会造成面源污染,减少了水肥浪费,保障了食品安全。”“土传病害是草莓栽培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用消过毒的基质替代,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并提高了移栽成活率。立体栽培节省了土地,农民不再需要弯腰干活,降低了劳动强度。”

    实现水肥全程自动控制

    来到大棚西边,崔维国打开了龙头,只听草莓里“呲呲”作响。崔维国解释说:“采用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水量、肥量、时间预先设定好程序,全程实现自动化控制。”“我们选择的水溶性肥料,是根据植物生长规律,搭配产生的草莓专用配方肥。”“专用肥加上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实现草莓营养补充的精准化,‘吃多少,喂多少’,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实现了减量提质增效。”

    据了解,专用肥不仅补充大量元素,还补充草莓生长所需的钙、铁、镁等中微量元素。如果缺钙,植物叶尖蜷缩焦枯,果实畸形不易保存;如果缺铁,植物叶脉间黄化,尤其花果期;补充钙、镁直接提高坐果率。用了专用肥,草莓成品率高至85%以上,颜色亮红、有芳香气、果型正,单果重量普遍25克以上,门果(年结第一次果)单果重量更是达到40克以上。

    二氧化碳气肥增效明显

    保证了棚内光照的充足,对于预防草莓灰霉病具有很大作用。“不止是补光灯,我们还有二氧化碳气肥,促进草莓的光合作用。”崔维国说道,“植物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采用二氧化碳气肥,二氧化碳利用率提高30%以上,有效增加了产量。”

    “不论是立体栽培、水肥一体化还是补光灯、二氧化碳气肥,都离不开北京市近年推广的‘智慧土肥’技术。”赵永志表示,该技术运用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土肥施用环境的智能感知、预警、分析和专家指导,为作物生长提供精准化服务、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从而达到了减少化肥用量,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