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5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真”增收比“虚”增产更重要

□《中国农资》记者 徐 骞

    粮价低了,撂荒多了,农民少了,农资跌了。我们看到农业和农资困难,离不开效益两个字。在河北,农民种粮没收入,到城市打工机会不多,许多人选择把多年来的“惯性”种植改为“主动”种植。有的平地种树建果园,有的搭棚引水种蔬菜,用高品质果蔬代替过剩的玉米,为农资的回暖埋下种子。在新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渠道商等紧紧连结为利益共同体,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模式,重点解决优质农产品的卖难问题。农民说,“真”增收比“虚”增产更重要,有高利润支撑,高投入也无需计较。中国农业正向做精做优迈开步子,农资产业切勿画地为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