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5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尿素价格止涨回落 后市下滑空间有限

□《中国农资》记者 焦自宣

    关于4月下旬尿素价格的触底反弹,就现在来看,已难逃炒作之嫌,检修期开工率低与夏季高氮复合肥投入生产的原料集中采购,成为此次“炒作”的噱头。纵观今年化肥市场,从“成本”炒作,到“环保”炒作,直至本轮价格上涨,无一不透露出上游对于价格抬升的想法,但显而易见的是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还是供需问题难以解决。

    价格再次回落

    尿素价格在经过4月下旬的一轮暴涨之后,并没有能够维持下去,仅短短一周之后便再次回归下行区间,和业内人士的推断如出一辙。

    “河南地区春季用肥结束,夏季用肥尚未开始,目前暂无用肥需求。由于市场价格起伏较大,备肥风险过高,经销商备肥并不积极,而在上一轮价格反弹之后,河南地区主流出厂价已回落至1400元/吨,并在此价格上小幅震荡。”河南晋开集团延化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杨同宇表示,河南地区尿素市场行情并不乐观,农业需求低迷,工业复合肥销售不畅,库存压力大,加之4月末已进行一轮采购,目前对尿素的需求并不高。同时,板材厂受环保因素影响,生产受限,对尿素的需求也有所降低。

    烟台众德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永军也表示,目前市场价格不稳,山东地区出厂价在1440元/吨左右低位震荡,主要原因还是需求不旺。“今年的市场价格始终难以维稳,由于生产成本等因素,大多数厂家不愿低价出货。但农产品价格低迷,农民收益下降,造成用肥积极性不高,需求疲软。同时不断有少量低价采购的产品涌入市场,对市场造成冲击,使得市场价格一直震荡下滑。” 

    供需仍是焦点

    在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面临困境之时,不少企业开始寻求转型发展之路,有的企业虽未转型,但也开始进行产品结构调整。

    对此,杨同宇表示,在尿素价格低迷时,调整产品结构,减少尿素生产负荷,转而生产液氨等产品是目前大多数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和操作模式。“企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往年我国有1000多万吨的尿素出口,消化国内产能,但今年我国尿素的国际竞争力低下,出口困难,加之国内农业需求下降,工业需求生产受限,供需矛盾加剧,企业只能尽可能调整生产止损。”

    诚然,产能过剩仍是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虽说“去产能”步伐一直不断加快,但目前而言,效果并不明显,加之出口困难,导致国内产能无法引导至国际市场,造成了国内供大于求的局面。不过,下游需求的减少也是造成目前市场低迷的一大重要因素。

    “今年尿素市场较之去年更加困难。”刘永军无奈地告诉记者。他表示,虽然去年价格下滑严重,但对市场仍抱有信心。今年由于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很多农民收完小麦后不知道种什么,甚至出现撂荒现象。在农业用肥需求不旺的情况下,复合肥由于销售不佳、库存成本高等原因,开工率也不高,导致不少人对夏季市场也缺乏信心。“水溶肥和高氮肥等新型肥料的介入也对尿素市场产生了冲击,以往农民追肥都追尿素,但现在农民追肥慢慢开始倾向于水溶肥和高氮肥,这使得下游对于尿素的需求进一步减少。”

    行情以稳为主

    “5月份尿素价格上涨几率不大,将保持低位运行,但不会跌到低点。”刘永军认为,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检修期即将结束,工业需求方面也难以提供利好,但市场的低迷将会倒逼弱势企业退出市场,同时大多企业也将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及时调整产品生产结构,减少尿素生产的占比,从而改善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

    总体看来,农产品价格过低,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下游需求不旺是造成目前市场低迷的最主要原因,且短时间内难以解决。而目前市场需求有限,夏季用肥尚未开始,采购积极性不高,市场无明显利好刚需支撑,市场持续低迷与几番价格炒作无果使得市场观望氛围较浓。近期市场仍不乐观,但目前价格已处于低位,且厂家挺价意识较强,近期价格将以稳为主。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