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5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曲”春耕唱响一个时代
——“2017春耕走基层”结语
□《中国农资》记者 魏 萌

河北涿州
河北张家口
山东烟台
安徽砀山
湖北黄冈
黑龙江克东
广东东莞

    “忙里春耕绿韵,犁铧一曲情深”,春耕在农人忙碌的背影中渐入尾声,中国农业的深刻变革也在春末夏初之际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绿色生产方式,促进农村三大产业融合发展,为改革吹响了号角。作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中国农资传媒坚守“强农、富农、惠农”的初心,在2017年春耕期间特别推出“春耕走基层”系列报道。从莺飞草长到庭外橘发,《中国农资》记者团队历时三个月,走遍大江南北,深入田间地头,用一篇篇真挚的文字、一个个鲜活的镜头为广大农民传递心声,替农资行业“寻医问药”,向农业改革建言献策,通过客观、真诚的新闻报道扎实践行了服务“三农”的崇高使命,奏响一支浓缩时代变迁与农业变革图景的春耕“协奏曲”。

    对于农民来说,“一年之计”始于春耕。同样,对于服务“三农”的农资企业来说,春耕期间的肥料行情也从很大程度上预示了整个行业全年的“收成”。《中国农资》记者在“春耕走基层”系列采访中,紧密结合一号文件精神,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耕地修复、农资企业转型升级、农村电商等热点,对广东、安徽、浙江、山东、河北、吉林、黑龙江等地的农资生产与流通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参与改革过程中涌现出的新模式、新业态、新思路进行了重点报道,同时也对部分地区存在的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农产品价低卖难、肥料有价无市、土地撂荒、农村电商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打蛇打七寸”。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应找准中国农业问题的“七寸”,才能对症下药。春耕是中国农业的一面镜子、一个缩影,各地春耕过程中所浮现出的问题往往也是农民最关心、企业最在意的大事。《中国农资》记者认为,未来,引导农民科学施肥、绿色种植,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和农产品市场信息,帮助农民提高收入,是传统农资流通企业向现代农资综合服务商转变的必由之路,也是农资行业在改革阵痛中谋求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春华”已落,静待“秋实”。一“曲”春耕,唱响了农业转型时代的新篇章。对于农资企业而言,这或许是“最坏的时代”,却也是“最好的时代”。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