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5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以“人民的名义”忽悠你


    近期,《人民的名义》电视剧刷爆朋友圈,各大媒体终端处处可见《人民的名义》的各种解析,可谓是引爆眼球。笔者一贯不追星,也不追剧,但是今天也不得不来谈谈这部剧“火”的背后。据说这部剧之所以这么火,第一是题材随应(把握)了时代(时政)的脉博;第二内容真实,接地气。并不仅仅在表面上谈了腐败而是在总结和反思腐败,充满正能量;第三尺度大。不是蜻蜓点水而是入木三分,真实地反映了现实,反应了人性与人民的心声。

    作为离人民(农民)最近的农资销售小伙伴们,我们又是如何在以“人民的名义”来服务(忽悠)人民(农民)的呢?作为农民,是否也经常遇到过如此的尴尬场景呢?

    “我的产品没问题虫子绝对打的死,打不死我把它(农药)喝了!”

    “你用药不对,打得不仔细!”“你用水量太少了!”“你打的时候不对!”

    “我们厂家直销、科技下乡,服务农民、产品上了中央电视台,今天现场买一送一!”

    “好像没效果。”“你想,就那么点钱,还能有什么效果,一分钱一分货呀!”

    农资产品的本质功能是农业生产的配套资料,关乎的是农民全年农业收入和农产品的安全。由于农资产品种类多,知识复杂,一般的种植户很难真正地搞懂某一品种、产品的实际表现与功效。就拿农药来举例:全国农药厂家两三千家,登记化合物600余个,登记产品3万余个。不要说农民了,就是行业内的专业人士也很难对每一个化合物能清楚掌握,还更别说其同化合物不同厂家生产之间的差异。

    那么谁最了解厂家的产品呢?可能就是本厂家的业务员。业务员把知识传递给经销商们,经销商们再传递给农民。但实际上,厂家的业务员真的就能对其产品了解吗?还真不敢说。

    前段时间网上也流转一段农资行业厂家业务的“黑话”,诸如:

    “我们是大厂家的。”意思就是我们有厂子,不是黑作坊。

    “我们三证其全。”意思就是我们是有证的,也可能是借的。

    “我的杀虫剂效果非常好。”意思就是我们里面加了隐性成份。

    农民在购买农资产品时,常常是以“人民的名义”信任你,而你却是在以“人民的名义”忽悠他。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我曾和行业的小伙伴们也探讨过什么是宣传,什么是夸大宣传,什么是忽悠。大家认为:如果你的东西是真的,而你宣传的功能有所夸大那是夸大宣传;而如果你的东西本来就是假的,那就是忽悠。这种界定不知有多少人认同,但是市面上又有多少假产品宣传得比真产品还好呢?

    农资圈有这样几种人:第一是忠心为民,孜孜不倦、默默无闻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事业都贡献给了人民。如农业方面的科学家、研究者等。第二种赚取合理的利润,为人民服务但却要收服务的费用。比如农技有偿服务,有偿知识讲座等。第三种把农民作为纯粹的获利工具。

    农资行业的所有销售伙伴们也都是每天以“人民的名义”在劳作。在所有人都意识到销售难的时候,反思过我们以“人民的名义”究竟做了多少有利于人民的事情了吗?

    腐败、忽悠都是禁止不了的。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每一个人以“人民的名义”做事的时候不一定一开始就会去腐败、忽悠。腐败、忽悠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与一个时代背景、风气等有关。拒绝忽悠,需要我们每个人从我做起,尽力打造一片净土。

    农资行业的销售也是时候以“人民的名义”来服务人民了。

(闵加礼)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