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今年春季气候特点和不同棉花产区实际情况,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农业部棉花专家指导组研究制定了《2017年棉花前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各产区应有针对性地做好棉花前期生产技术指导工作。
西北内陆:加强苗期管理
西北内陆棉区4月初开始,从南到北陆续进入播种期,至4月底基本结束播种,重点是提高播种质量,加强播后苗期管理。
播种。要求下种均匀、深浅一致。每穴一粒、亩播种量1.5-2.0千克。播种深度2-3厘米,覆土厚度1-2厘米。选择0.01毫米及以上厚度地膜,铺膜要求平整、紧贴地面,每隔5-10米用碎土压膜。
播后管理。及时查膜压实,查苗补种。及时防风、防雨、防低温、防次生盐渍化危害。及时松土,避免烂种、烂芽、烂根。
苗期管理。苗期进行2-3次化学调控。对旺长棉花可增加缩节胺调控次数。对弱小棉花采用赤霉素或尿素水溶液喷施叶面。采用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防治棉蓟马、棉蚜虫等虫害。采用化学除草剂和人工相结合防除杂草。
黄河流域:加强苗床管理
黄河流域棉区进入播种期,直播春棉要提高播种质量,育苗移栽的加强苗床管理。
覆膜棉田齐苗后立即放苗,盐碱地沟畦播种在齐苗后5-7天打小孔,炼苗5-7天选择无风天放苗。棉田真叶2-3片时定苗,精量播种棉田不间苗、不定苗,保留所有成苗。定苗后或雨后尽早中耕松土,深度6-10厘米。棉花苗期一般不宜浇水。棉苗卷叶株率达到15%或单株有蚜虫30头时采用啶虫脒或吡虫啉喷雾,红蜘蛛可采用阿维菌素类防治。
长江流域:是育苗关键期
长江流域棉区目前正值棉花育苗的关键期,要加强苗期管理,培育壮苗,适时移栽。
苗期管理。播种至出苗阶段应严密封膜增温保湿促全苗,高温催芽。双膜育苗的苗床,在出苗80%时抽去苗床内地膜。待棉苗出现两片真叶后,白天揭膜晒床,晚上盖膜。气温稳定在20℃时揭除棚膜,遇大雨及时覆膜。结合晒床每个标准苗床使用15ppm-20ppm助壮素叶面喷施以防高脚苗,促壮防病,麦(油)后茬口棉苗一般应两次化控。
适期移栽。气温稳定在18℃以上为安全移栽期,套栽棉宜5月上中旬移栽,苗龄控制在3-4叶期。麦(油)后棉应苗龄5叶期以下抢栽。移栽深度以钵面低于土表面1.5厘米为宜。
合理密植。依品种与地力合理密植,一般棉田以1500-1800株/亩为宜。直播棉在3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壮苗,盐碱地、麦套棉、缺苗地可双株留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