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4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2017年东北地区大豆春播技术指导意见
合理轮作 科学施肥


    近期气温回升快,昼夜温差大,干旱多风沙,但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极易出现“倒春寒”。为此,农业部大豆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提出2017年东北地区大豆春播技术指导意见。

    推行合理轮作。在黑龙江北部积温较低、生育期长的作物种植存在较大风险的地区,推行大豆与小麦、马铃薯隔年轮作,解决连年种植单一作物带来的整地质量、产品品质下降和环境等问题。

    做好种子处理。一是播前晒种。一般能使发芽率提高13%左右,提早出苗2-3天。二是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播种后遇低温或干旱会使种子在土壤中萌发时间拉长,易遭受病虫害,可用大豆种衣剂按药种比1∶75-100防治。虫害严重的地块要选用既含杀菌又含杀虫剂的包衣种子,未经包衣种子,需用合适药剂进行拌种,以防治地下害虫,拌种剂可添加钼酸铵,以提高大豆出苗率和固氮能力。此外,重迎茬地块要注意出苗后用毒饵防治鼠害。

    因地制宜整地。东北西部地区去秋封冻前土壤底墒不足,要以保墒、增墒、抢墒为重点,做好抗旱以及节水灌溉准备,避免采取活雪措施,以防水分过早蒸发。东部地区注意翻耕散墒,提高地温,开沟排水,确保春播顺利开展。未秋翻地块可采取原垄卡种,秋翻未起垄地块采取平播后起垄或平作窄行密植。土壤墒情较差地块应深开沟、浅覆土、重镇压,干旱严重地块采取行间覆膜的播种方法,并做到连续作业,防止土壤水分散失。

    适期抢墒播种。利用早春“返浆水”抢墒播种,播后及时镇压,建立土壤水库,在确保一播全苗的基础上,增强大豆苗期抗旱能力。

    科学合理施肥。科学搭配氮磷钾肥比例,提倡秸秆还田、氮肥分期施用、氮肥缓施,根据土壤钾素状况增施钾肥,适当补充镁肥。鼓励多施农家肥,结合整地施入。化肥做种肥,深施种下4-5厘米,以免烧种。

(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