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产业联盟三大精准定位
土壤肥料产业联盟是应行业发展需求而形成的,定位在3个方向:一是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包括一些工业废弃物资源。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资源,如何利用好是关键,归根到底最后都要回到土壤中去,参与生态的循环。我国这部分资源在高效利用上存在不少问题,产业链没有很好地形成,农村环境压力又凸显,成为制约点。如何很好地利用,步入的企业走得很艰难。二是以土壤改良为核心点,提高耕地生产力。我国三分之二土壤存在障碍性问题,除盐碱土壤、干旱土壤外,还有人类活动导致的次生障碍,如酸化加重、连作障碍等。农民要产量、要效益,没有注意到土壤的健康问题和农田生态问题。三是精准施肥终端服务。肥料市场滑坡问题如何解决?肥料企业求生存必先求发展。其出路在于服务创新。联盟要成员联手立足于一块地、一个区域去发展,做生态农业、节水农业、集约农业,在全球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大背景下,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区域与服务应有机结合发展
我国区域很广,又各不相同,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有很大差距和差异。最近一份国家绿色发展指数报告中,把我国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从北京延伸到海南属于过度投入区,但绿色发展指数最低,生态发展空间极为局限。如果再投入,回报几乎是微乎其微。所以在东部地区,怎么去施肥,怎么去管理废弃物,是个很重要的方向性问题。在这个区域,肯定有废弃物资源要走更精细化的发展路线,肥料使用量需要减。中部地区,从山西一直往湖南、湖北这6个省,都是农业大省,整个绿色发展指数与东部地区相近似,但这个地区有投入空间。也就是说,有资金投入和科技发展的潜力空间。而西部地区,自然条件不如中东部地区,但生态环境人为影响弱,投入空间大。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和国家区域性发展结合起来。联盟发展要使3个方向性宗旨有效衔接,其中间就是一个联合的过渡地带,这个过渡地带就是服务。企业卖的是产品,一定要在大的理念上对接好。如果硬性去做产品交易,肯定会在系统格局上出问题,现阶段肥料市场的滑坡就是问题的爆发期。农业部“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也是这对这些问题提出的。要落实就必须要在服务创新上下功夫,建立新机制。需要以区域为核心,来解决当地的问题,然后对接一些资源,了解农民的需求。肥料市场多年形成了卖方市场格局,买方市场在哪里,农民到底需要什么?以前是政府扶持、引导为主,而现在国家项目投入、产业政策、金融保险等在向改革纵深发展。
下一步关键在于肥料产业转型
现在形势还是很严峻的,销量都在减。然而农业生产离不开肥料,我们所谓的减肥,是在一定的过度施肥的基础上面减,肥料基本不能少。所以怎么用好这么多品种的肥料,如何将优质产品推出?在这个阶段,如何转型、如何做,还要综合考虑,充分研究。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说,肥料没有好坏之分,只看使用的人怎么用,有没有配套的手段措施。包括现在废弃物资源,包括很多食品行业,发酵出来的后端产品,都可以进入到整体的土壤的生态循环里面。
生态农业,在整个农业产业发展中是处在顶层的。但是今天谈到的几大块,是处在底层的,中间需要靠我们服务的一种创新、一种改革来整合它、拉动它。现在是想把这种服务模式更精细化,就是客户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我们怎么样来对接?可以采取全程式服务,也可以指导性服务或者送货上门,还可以农户自购自用。这些模式不会在短时间内如同发达国家那样成熟度,但是我们需要一步步走,只要市场有需求,我们就可以形成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