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全面启动:
商品有机肥或将成为中国肥料行业新蓝海

□ 《中国农资》记者 徐 骞

“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生态绿色种植模式显著提高茶叶品质。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提质增效和环境友好是中国农业人的共同追求。当前,我国水果、蔬菜、茶叶等园艺作物化肥用量占比达到了总用量的40%,减少这部分化肥用量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点。2017年2月8日农业部印发《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方案》,引发肥料行业震动。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如何开展?各地示范工作又取得哪些成果、提供哪些经验?近日,记者跟随相关调研团参观湖南宜章县有机肥示范基地并参加农业部全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推进落实会,试图从中找出答案。

    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全面启动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必须改变过去高投入、高消耗的传统生产方式,主攻农业供给质量,注重可持续发展。果菜茶是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高度关注,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是推进农产品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是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农业提质增效和农业环境改善的迫切需要。行动的开展具备良好的政策环境,充足的肥源和成熟的技术。

    在总面积3.2万亩的县城西万亩脐橙示范园,我们看到了两种施肥技术模式,一是“果-沼-猪”模式。在规划建园时,实行种植与养殖结合,利用畜禽粪便等有机肥资源,实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脐橙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建立猪舍、沼气设施,将沼渣、沼液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施于果园。二是“有机肥+配方肥”模式。利用畜禽粪便、油菜饼、油茶饼等有机肥料进行堆沤发酵,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配合施用。

    而在宜章和宜红茶产业示范园,种植户利用自行配制的有机肥配合水肥一体化设施正在运作。项目负责人介绍说:“推广‘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生态绿色种植模式,有力促进了种养结合和农业废弃物资资源高效利用。有机肥一般作为基肥在冬休期结合深耕施入,也可以作为追肥在春季使用。而水肥一体化设备则随时待命,根据茶苗长势和需肥规律定量施肥,及时满足茶树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显著提高了水肥利用率和茶叶品质。”

    “今年是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的第一年,开好头、起好步十分重要。”在参观活动结束后,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表示:“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要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撸起袖子加油干,确保行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对于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曾衍德提出六点要求。他说:“一要任务落实到位。抓紧细化实化方案,制定任务清单。二要责任落实到位。成立由政府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实施领导小组,承担项目任务的农户和组织都要签订协议,明确相关权利义务。三要政策落实到位。各地要将沼气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标准化规模养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等资金,向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倾斜。四要指导服务到位。组建部省县上下贯通的专家指导组,开展全程技术指导服务。五要监督检查到位。年底,农业部、财政部将对示范县进行目标考核,开展第三方评价,考核和评价结果将作为明年各省项目安排的主要依据,按照‘有进有出’的原则,对实施不力的予以淘汰。六要宣传引导到位。利用各类传统与现代媒介,采取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行动的重要意义,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营造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社会各类市场主体参与行动的积极性。”

    有机肥替代需要技术制度双保险

    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号角已经吹响。在这场影响中国农业的大行动中,产品和技术支撑不可或缺。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李季教授表示,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必须重视发展有机肥产业。他说:“目前堆肥工艺正向着快速、密封、环保的趋势发展,生物筛选、材料配比、系统控制上的技术创新让堆肥变得更为安全高效。利用先进的堆肥技术生产有机肥,既可以消化有机废弃物,又能生产绿色肥料,将有望发展成为规模化的环保产业、增值产业。在试验示范中我们发现,有机肥在田间施用,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植株根系生长,减少土壤退化,最终提高农产品品质,保持产品风味。”

    在调研过程中,记者向李季教授求教: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施肥模式在北方蔬菜产地能否同样顺利实现?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是不是意味着未来我们将不再需要化学肥料?李季回答说:“无论是果园、茶园还是蔬菜大棚,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都拥有共性。而具体来说,蔬菜生产对于肥料和养分的需求更大,因为蔬菜生产灌溉频率高,对养分浓度和植物吸收效率的要求更高。追求高质量和高效益,化肥的应用不可或缺。所以有机无机混合施肥的模式可能更为理想。通过喷滴灌施用水溶肥配合沟施、穴施有机肥,能够有效改良土壤条件,提高肥料的综合利用率。”

    而在华南农业大学蔡昆争教授看来,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需要通过循环体系构建,建立稳定的有机肥来源,并且探索出一套替代的模式与技术方案。方案的技术关键则在于养分的供需在总量和时间分配上的平衡。“在国外一些国家,获得认证的‘生态农户’不仅可以优先享受到政府的相关补贴政策,还可以使用免费生态农户标志,这些标识可以在农产品包装标签、包装容器、宣传海报以及农户名片等允许的范围内使用。” 蔡昆争认为,推进化肥减量和有机肥替代,需要有明确的奖惩制度,果菜茶生态循环体系的推广关键在于建立一个易核查的政府激励机制,促成产品的差异化市场定位。“一方面,我们需要对沼气建设、养殖启动、发酵设备作出相应补贴,要按照化肥减量比例和有机肥使用量实施奖励。另一方面,开展产品认证,尤其是鼓励开展绿色产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并适当补贴认证费用也会提高农民参与行动的积极性。” 蔡昆争说。

    商品有机肥产业发展遍地开花

    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探索中不断提升。曾衍德说:“各地要准确把握‘替’的内涵和要求,突出重点,加力推进。一是坚持减量与增效并重,生产与生态统筹,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结合。二是突出重点品种,突出优势产区,突出品牌基地。三是提升种养结合水平,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创建水平,主体培育与绿色产品供给水平。四是推进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政策创新。”

    实际上,通过近几年的政策引导,各地方在推动减肥增效、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已经迈出步子,并取得一定成效。在陕西,2016年推广配方肥95.5万吨、商品有机肥130万吨,年减少化肥投入10万吨,肥料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在四川,自2016年以来在12个县(市、区)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有机肥替代、统配统施社会化服务”的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18万亩;在浙江,全省具有肥料登记证的商品有机肥生产企业增加至150家左右,商品有机肥年总生产能力约为160万吨,2011-2016年省财政累计安排商品有机肥专项补助资金2.3亿元,省补商品有机肥126.7万吨。

    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张奎男说:“经初步统计,近年来辽宁省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共投入有机肥推广应用方面资金超过1.5亿元。2017年争取省财政资金1500万元,启动了主要作物控减施肥与手机信息化服务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和辽宁省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主要推广设施蔬菜‘有机肥+配方肥(18-6-12生物炭基肥)+微生物菌剂’的轻简控施技术模式和有机肥培肥地力技术措施。”

    山东省农业厅姜卫良副厅长介绍说:“通过调研和试验示范,我们总结出‘畜-沼-果(菜)’循环利用、果园生(覆)草、增施商品有机肥、秸秆生物反应堆等技术模式较为成熟的技术模式,并印发推广。农业部门在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推荐适当调减20%左右的化肥用量,整地时每亩增施商品有机肥200-500公斤,优化有机无机养分投入比例。”

    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是继化肥农药零增长之后又一影响中国农资行业的重大举措。虽然在农业生产中有机肥不能100%替代化肥,但肥料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已经迫在眉睫。有专家分析称,目前国内有机肥产能有限,想要在2020年实现“果菜茶的化肥施用量比目前减少50%以上”的行动目标,必须提高商品有机肥供应能力。在政策、资金、肥源、技术齐备的条件下,“圈内人”推波助澜,“局外人”跃跃欲试,有机肥产业或将成为中国肥料行业新的发展蓝海。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