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3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走出一条中国肥料产业升级之路
8家权威机构和龙头企业联合发力欲破化肥行业困局
《中国农资》记者 张 琴 胡泓林

    3月26日,以“中国肥料产业升级之路——大联合大协作”为主题的肥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正式启动。本次调研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指导下,由金正大集团联合中国化工报社、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高效复合肥料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中国化工产业发展研究院等8家机构联合发起,旨在通过推进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行业困局。

    肥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

    当前,我国化肥行业面临着传统肥料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且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化肥行业发展亟待破局。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重心,这既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理念更新,同时也为肥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吹响了号角。“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肥料产业的支撑,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肥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提出,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农业部将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深入开展化肥使用量的控制,主攻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肥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化肥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日益突出,经济效益持续下行,已经威胁到行业健康发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分析说:“这是由基础肥料产能过剩、化肥产品和品种同质化严重、高效专用肥发展滞后、优效和高端供给不足造成的。希望通过这次调研,为各级政府部门深入推进农业和肥料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建议和决策依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秘书长王立庆表示,氮肥是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行业,投资比较大。目前出现了连续三年亏损的情况,去年284家规模以上企业已经有一半以上亏损,可见氮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非常重,也非常迫切。

    工信部原材料司石化化工处副处长张凡表示,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产品结构与农化服务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这些问题既是化肥行业发展遭遇的痛点,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力点。

    摸清产业家底,明确改革方向

    要推进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摸清家底。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刘志仁表示,这次调研结果对肥料行业来说非常重要,调研要抓焦点、抓重点、抓实情、抓典型、抓制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谢建华表示,创新是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肥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和绿色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和动力,引领课题研究取得预期成效。

    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修学峰分析认为,我国化肥行业经过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氮肥和磷肥不仅能够满足国内需求,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多年的快速发展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磷肥产能过剩问题较严重,而复合肥产能利用率只有30%左右。希望通过调研,能发现行业科技创新、协同创新、提高农业和工业生产效率的措施和办法,为解决行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提供借鉴。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白由路提出,肥料供给侧改革应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肥料的浓度;二是养分比例;三是肥料的形态;四是肥料助剂。希望通过调研能听到各方声音,把肥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首先要确定下来,明确哪些是供给侧需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是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该调研将历时一年,通过走访和调查,了解情况,发掘典型,推广先进,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促进改革。一方面把脉肥料行业发展痛点、发掘改革典型和总结转型经验;一方面搭建产业协作桥梁,加速推进肥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采取蹲点采访、专题座谈、问卷调查、技术培训等形式,推动形成联合协作的转型氛围,并形成《肥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调研报告》,为企业、行业和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和重要参考。

    大联合大协作,探寻肥料改革突破口

    当前,我国肥料行业已经到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只有推进化肥供给侧改革才能推动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表示,面对当前紧迫的形势,化肥行业必须改变过去企业单打独斗的局面,全面树立大联合、大协作、大发展的理念,通过集聚行业优势资源和开展上下游联合协作,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化肥产业供给侧质量和效率,实现化肥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新亚说:“过去化肥是个宝,现在是棵草,如果再不改革,就要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了。活动提出了大联合、大协作,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化肥行业不能再单打独斗,而是要强强联合。”

    近年来,金正大与河北正元、安徽昊源等企业建立起了上下游合作关系,通过联合技术创新,实现了产能优化、产品升级。2016年,金正大还联合30家单位组成了高效复合肥料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旨在为行业搭建联合协作、协同攻关的创新平台,为企业转型升级,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科技支撑。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