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
地区:安徽省蚌埠市
对象:安徽康龙农资贸易有限公司 王健康
市场分析:
当地旱地种植小麦、大豆等,稻茬地种植水稻、小麦。因前期干旱,小麦返青肥施撒较往年有所推迟,主要是因为种植水稻的地区因收割稍迟,还有一些种植大户因土地太多,收割也不够及时,恰逢去年10月底11月初连续降雨,导致这部分地区很多小麦没有种下去,今年小麦种植面积比往年减少了1-2成,直接导致今年返青肥销量减少。
后市预测:
复合肥行情不太理想,因这个季节没有需求,到5月份播种水稻才会迎来复合肥用肥高峰,目前基本不关注复合肥行情。此外,过年前后复合肥原料价格涨幅较大,近期尿素、一铵等原料却逐渐回落,磷酸一铵出厂报价由之前的1900元/吨降至当前的1800元/吨,尿素价格也较前期下降100元/吨左右,所以后期复合肥价格下降可能性很大。
调查
地区:安徽省亳州市
对象:蒙城县润田农资销售有限责任公司 徐飞飞
市场分析:
当地农民追肥仍保持施用尿素的习惯,今年春季尿素销量较往年有所减少,一是因为过年后尿素价高,而玉米价格低,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二是去年秋季尿素价格低时,部分农民已经储备了足量的尿素。下个阶段主要是花生、西瓜、大豆等用肥,但用量较小。往年此时夏玉米肥已经逐渐启动,但今年因化肥价格波动较大,市场仍以观望为主。
后市预测:
去年高氮肥销量低于往年,主要因为去年尿素的价格低,零售价格只有60元/袋。而今年尿素价格偏高,每袋零售价格在90元/吨左右,而40公斤/袋的28-6-6含量的高氮肥,零售价格只有80元,价格比尿素还要划算,所以夏季玉米播种时,选择施用高氮肥的农民可能会增加,预计今年夏玉米肥销售高氮肥会好卖一些。
调查
地区:江苏省连云港市
对象:灌南县农资总公司国强经营部 葛长高
市场分析:
当地销售渐缓,主要因为尿素价格近期下降,小麦返青肥和春种玉米用肥已基本结束,市场总体处于淡季。目前,经销商和农民拿货积极性不高,复合肥价格近期价格先涨后降,导致经销商观望情绪更浓,已形成不到用肥季不采购的习惯。传统肥料市场行情不佳已成常态,部分地区农民种植经济作物底肥选择用高氮复合肥代替尿素。
后市预测:
由于上游尿素整体弱势运行,磷肥和复合肥成交低迷,终端采购积极性也不高,导致春耕备肥积极性也较差,经销商库存压力大。造成市场低迷的主因是粮食价格低迷,高端复合肥卖不出去,传统肥料又无利润可言,经销商压力加剧。6月份水稻播种将迎来用肥高峰。预计后期的尿素市场保持稳定运行,复合肥价格或再下跌。
记 者 点 评
本周,记者对苏皖地区尿素、复合肥市场进行调查采访。两地春耕用肥已经基本结束,多以尿素为主,只有部分地区农民在经销商推荐下,追施高氮肥。
因玉米价格只有0.6元/斤左右,部分农民尝试改变种植结构,在去年秋季小麦播种时空出土地,以便今年春季种植花生、大蒜、梨、西瓜等经济作物。但是因为种地的主体主要是年龄较大的农民,思想比较保守,不愿意尝试改变种植结构,所以种植这些经济作物的农民毕竟是少数,种植面积还不到整体种植面积的10%。经济作物种植没有形成一定规模,无法吸引大批客商前来收购,部分经销商对收获后农产品的销售表示担心。
此外,近两年很多地区土地流转有所萎缩,主要因为粮食价格低,加上种植大户承包的土地面积较大,而粮价上不去,人工等成本又太高,部分大户亏损十分严重,还不上银行贷款,也给经销商回款带来很大阻力。
复合肥方面,厂家虽然维持冬储期间的报价,但是因为春耕季节农民集中销售玉米,而玉米价格却持续低迷,化肥的价格反而上涨,所以农民购肥的积极性不高,基层零售商拿货较少,厂家只能出台优惠政策变相降价。预计后期化肥价格还会下降,但下降幅度不会太大,大概在50-100元/吨,因为一是环保检查严格,很多企业开工率不高,二是基层拿货积极性不高,业内多不看好后市,厂家前期拿的原料价格较高,在基层走货不畅的情况下,后期预计会积压部分库存,所以厂家可能会为了增加销量而加大优惠政策。
大部分经销商认为,当前尿素的价格是挺不住的。有经销商算了一笔账,尿素的原料成本在1200-1300元/吨,再加上200-300元/吨的生产成本,尿素的价格是无法稳定在1700元/吨的价格的,预计尿素降至1600元/吨以下的可能性很大。主要是因为春节前后,煤炭、钢材价格上涨,加上春运的影响,新疆等尿素产地的货基本停止发往内地,造成尿素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而当前尿素需求不大,经销商基本不拿货,再加上春运过后,新疆等地的尿素不再受到火车运输限制,很快就会运至内地,所以当前的价格是挺不住的。
在用肥结构方面,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民用肥意识和思维转变都比较快,在经销商的带动和推广下,对作物有利、增产效果较明显的高端肥更容易被农民接受,如一些添加微量元素、有机质、菌群等成分的复合肥,既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又能延长肥效。但相对而言,由于大田作物的价格一直呈低迷状态,所以农民在大田作物的用肥上,仍以传统肥料为主,接受高端肥的速度比较缓慢。
今年有个奇怪的现象,往年厂家多执行保底政策,但是今年很多厂家不保底,即使是保底也多执行至2月底便结束。因为基层购肥积极性不高,厂家对后市也不看好,加大优惠政策已经减少了利润,如果保底的话,风险会更大,所以厂家今年多是打款后才会发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