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号5709979”问:辣椒叶片生了什么病?
农医生答:这是辣椒白星病,主要为害叶片,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病斑初期表现为圆形或近圆形边缘呈深褐色的小斑点,稍隆起,中央白色或灰白色,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点,有时病斑穿孔,发病严重时叶片脱落。发病初期可用20%氟硅唑或37%苯醚甲环唑或苯醚·甲硫+65%代森锌或25%咪鲜胺等药剂防治。
2.“编号7942725”问:西瓜叶片上出现了图上的症状,请问要如何控制?
农医生答:这是严重的细菌性果腐病。大家常见在果实上发生,但叶片上也有发生,一般感染后沿着叶片中脉出现不规则的褐色病斑,往外扩展到叶片边缘(与疫病有些类似),但背面呈水渍状。建议用细菌性农药+保护性药剂进行防治:55%喹啉铜或86.2%氧化亚铜或20%噻唑锌+2%中生菌素或72%链霉素或2%春雷霉素+百菌清等药剂防治。交替用农药,间隔5-7天喷施一次,连防3次。
3.“美轮美奂”问:番茄叶子得了什么病?
农医生答:判断是番茄叶霉病,一般棚内种植主要是高温高湿,若温室内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大于90%,发病可以从无到有,10多天蔓延全田。种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或多雨易发病。建议用:40%多菌灵·溴菌腈(或56%甲托·异菌脲、40%嘧霉胺、50%腐霉利)+20%氟硅唑(或32.5%苯甲嘧菌酯)+2%春雷霉素进行防治,叶霉病的抗性比较严重,根据以往的用药情况进行综合防治。
4.“青州年青农民”问:大姜留辫子是怎么回事?
农医生答:形成大姜扎小辫原因比较多,如果基肥使用的粪肥饼肥未腐熟造成伤根会引起;大棚内温度及地温过高或过低(忽冷忽低),造成大姜不适应产生小辫;还有根系受到其他刺激以及土壤严重盐渍化、酸化,造成难以吸收水分等也会引起扎小辫现象。还有一种是蓟马或红蜘蛛危害引起病毒病也会出现扎小辫现象。从图上来看,沟里积水过多,青苔严重,应该是土壤不良引起的扎小辫现象,需要你先清除积水,适当晾田,每天及时通风,控制好棚内的温度,再根系冲施生物菌肥+促生根剂,小水或者滴灌最好,叶片在喷施生长调节剂+海藻酸,7天喷施两次,7天后再浇水配合生物菌肥+生根剂进行防治。
5.“编号3605409 ”问:桃树流胶是啥原因?怎么治?
农医生答:桃树流胶现象,产生的因素很多,有生理性流胶、细菌性流胶、真菌性流胶、虫害引起流胶以及机械性流胶等等,看你的桃树发病部位主要在主干,而且应该不止一年流胶,混合感染的几率比较大,建议你轻刮掉胶粒,可用代森锌或芽孢杆菌和泥,涂抹病部。清园用药时全园仔细喷雾,用50%氯溴异氰尿酸或2.3%辛菌胺或20%噻霉酮等药剂防治桃树流胶病危害,一是萌芽前或采摘后,用2.3%辛菌胺醋酸盐300倍淋洗式喷枝干,杀灭越冬病菌。二是冬春季修剪时,用2.3%辛菌胺或腐植酸铜涂抹剂及时涂抹剪锯口和伤口,杜绝病菌侵染。三是对于枝干流胶病,不刮胶块,用利刃将胶块划成网状,然后用2.3%辛菌胺醋酸盐在胶块及周围一厘米处涂抹,一次涂抹2-3遍,间隔7-10天,连涂两次,流胶立止,胶块自行干瘪脱落。四是关键是在秋施基肥时,增施腐熟好的农家肥和复合微生物肥料配合硅钙镁钾施入,适当施入氮磷钾复合肥,沿树冠滴水线挖环状沟或条形沟施入,施后浇水。
6.“编号8766910”问:温室黄瓜瓜打顶如何解?
农医生答:黄瓜瓜打顶很好解决,首先把顶花,瓜全部梳掉,冲平衡型带黄腐酸的大量元素和锌肥,假如买不到可以冲氨基酸肥料。冬天因为地温低,水溶肥在融化时候会带走一部分热量,会降低地温,要提前把水溶肥融化好,第二天再冲,另外叶面打糖尿合剂,一桶水30克葡萄糖,50克尿素,10天打一次,就可以解决。
7.“编号9801218 ”问:油桃花脸该怎样解决?都哪些因素能够造成油挑花脸呢?
农医生答:油桃花脸是不是指果实表面有果锈?还是颜色红绿不等?如果是前者,建议第一幼果期打药喷雾一定要雾化比较细,尽量不是对果直喷以免药剂刺激果面,形成果锈;第二是注意预防蚜虫、绿盲蝽等为害果实造成的果面锈斑;第三是避免大量使用生粪类和偏施氮肥,注意增施钙肥或者花果肥,注意合理失水造成水锈现象。如果是后者,则是病毒病引起的花脸,上色不均匀。第一先做好标记,修剪的时候单独管理,剪刀消毒,避免人工操作造成传毒现象,第二是棚内做好蚜虫、盲蝽蟓等小虫的危害,传毒媒介;第三是冲施水溶肥时,增加20%乙酸铜盐酸吗啉胍600倍根施。树上每次打药加上2%氨基寡糖素或者1%香菇多糖,进行抑制花脸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