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3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药协会筹备成立 农药生产许可技术专业委员会

《中国农资》记者 汪 洋

新专业委员会成立顺应行业发展需求。

    近日,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农药生产许可技术专业委员会筹备会议在北京召开。协会会长刘永泉、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监督处处长刘绍仁、山东省农药检定所所长杨理健、河北省农药检定所所长罗胜军、浙江省农药检定管理所所长王华弟及来自各省农药管理、产品检测部门的相关专家和生产企业代表共计3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据了解,一个月前,业内期盼已久的《农药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获得通过。新《条例》围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部署几点:一是严格全过程管理。将原由多部门负责的农药生产管理职责统一划归农业部门,解决“几龙治水”、各自为政、重复监管、监管盲区并存的问题。二是明确生产经营者对农药安全和有效性负责,要求及时召回有严重危害或较大风险的农药。三是对制售假冒伪劣农药等违法行为通过提高罚款额度,列入“黑名单”等加大惩戒。这无疑将对我国农药管理工作和行业发展带来深刻的调整和深远的影响。

    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代秘书长花荣军介绍说,《农药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明确了由省级农业部门负责实施农药生产许可制度,这就给省级农业部门增加一项新的管理工作。由于原《条例》规定农药的生产管理由工信部门负责,所以农业管理部门对农药生产的管理还没有充足的经验,预计这是在新《条例》颁布实施后农药生产许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个难题。

    “推动农药安全生产,规范农药生产行为,引导科学使用农药,促进农药行业健康发展是协会义不容辞的职责。面对新形势、新政策、新变化,我们需要不断研究农药生产安全管理、分析农药生产现状,为农业管理部门制定农药生产许可管理办法提出科学合理建议,并组织农药生产许可管理技术审查专家队伍成为农药管理部门的得力助手,以高效保障我国农药安全生产,为实现农药产业健康、有序、稳步运行而作出贡献。”刘永泉说。

    会上,花荣军先后介绍了协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和分支机构财务管理办法。刘绍仁对新《条例》中农药生产许可管理的部分规定、实施细则做了简要的讲解。随后,刘永泉对该专业委员会的未来发展和工作重点做了重要指示。他认为,筹建农药生产许可技术专业委员会非常必要,这不仅顺应了行业的呼声,也顺应了农药管理部门的需求。为此,协会迅速筹备并很快形成了初步组织机构和工作意见。

    与会代表还就新《条例》实施的难点与问题、专业委员会的名称与组织机构方案、未来重点工作与规划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代表们一致认为,协会成立农药生产许可技术专业委员会非常必要,可以为生产许可管理主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并表示将全力支持农药生产许可技术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和建设工作,为促进农药行业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作出应尽的贡献。

    另据了解,目前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已成立了生物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信息传播、流通服务工作等专业委员会,2017年还将成立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种子处理剂、农药与肥料应用研究、团体标准、“一带一路”农药市场研究与登记技术专业委员会,力求以集合全国农药行业的专家、企业的力量,一起为推动农药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