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小黑龙:开辟生态农业新肥源
——解析国家专利“缓控生态肥”对中国绿色农业的影响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刘建明

黑龙江某水稻试验田区,图中左半边稻田施用小黑龙缓控生态肥后,明显分蘖更多、稻子结穗更多,与右半边对比田产生差异效果。

    施用化肥,造成化学农业;施用生态肥,打造生态农业。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大转型期,中国农业面临从“化学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型升级,农资领域也面临如何科学施用有机与无机肥料的探讨。

    黑龙江省小黑龙生态肥业有限公司通过自身十几年的不懈探索,将“有机”与“无机”结合,为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开发了新型的生态肥源——“缓控释复合生态肥”,为顺利实现中国生态农业的这一重大转型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化学农业的喜与忧

    进入80年代,随着我国化肥工业和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开始进入化学农业时代,农业产量快速增长,主要农产品供给基本摆脱短缺状况。据悉,我国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5亿吨增加到目前5亿吨以上,实现了总量大体平衡,中国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了22%的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从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1999年的2210元。

    据我国化肥试验网统计,施用化肥对我国粮食产量的贡献率为40.8%。化肥的使用极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大幅提高了作物的产量,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国也成为世界化肥需求量最大的国家,耕地肥力水平严重下降。据相关资料表明,我国21%耕地缺少有机质,51.5%缺磷、24%缺钾、14%磷钾俱缺。土壤有机质小于0.6%的农田达11%;微量元素方面,钾、锰缺乏的耕地面积已占70%左右。《广州时报》曾报道北大仓黑土层厚度30年减少一半,化肥量增加近十倍。

    化肥过量施用使作物品质变差、农残增多,对食品安全产生严重威胁。首先是食品、饲料和饮用水中亚硝酸盐等有毒成分增加,亚硝酸盐的生物毒性比硝酸盐大5-10倍,亚硝酸盐与胺类结合形成的N—亚硝基化合物是强致癌物质。化学氮肥的挥发和淋失造成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的污染。过量施用化肥的另一大危害是土壤酸化,进而使镉、铅等重金属元素活化为害环境和农产品。土壤板结也成为化学农业突出症结。

    因此,我们生存在化学农业时代,食用传统农业生产的有机食品,地球上可能会有1/3的人被饿死;但如果长期食用化学农业生产的食品,人们则在自取灭亡。

    由“化学农业”向“生态农业”

    在转变中努力探索

    针对化学农业存在的问题,中国农业专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提出了改良土壤、测土配肥、配方施肥、秸杆还田等措施。当时所提出含生态肥料概念的种类主要还是有机肥和生物菌肥,此外还有腐植酸类和氨基酸类肥料。

    有机肥是各种动植物残体、畜禽粪便经发酵腐熟后形成的肥料。与化肥相比,优点是营养元素全,能够改良土壤,肥效长,后劲足,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能提高产品品质,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肥料养分来源。缺点是施肥量大,不利于机播,养分含量低,增产幅度小,如果我国都施用有机肥,全国每年将减少2亿吨粮食产量,“饥缺粮”后果不堪设想。

    生物菌肥本身并不含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元素,而只含有大量微生物,在土壤中通过微生物的活动,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改良土壤、环保、提高肥料利用率。缺点是受温度和水分影响较大;不能单独使用;一些菌肥效果不稳定,菌数少,无效和有害的杂菌多,细菌在土壤中成活率低,造成菌肥对作物增产的效果不理想,农民不爱使。

    上述肥料都是我国打造生态农业的优质肥料,然而总体而言,这些“纯有机类”生态肥料缺少大量元素无机肥中的养分含量,究其优缺点还不够理想和完美。

    “有机+无机”

    缓控生态肥化身生态农业“新肥源”

    肥料是农业生产基础链条,只有用好肥料才能出产品质好的粮食。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前属于有机农业时代,农业生产主要靠有机肥料来维持作物产量。那个时期,粮食产量低,供应不足。50年代中至80年代,进入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阶段。随着化肥比重逐步增大,80年代中后期,化学肥料作为当家肥料的局面基本形成,我国开始全面进入化学农业时代。至今时今日,过量施用化学肥料导致的农业耕地环境恶化、粮食安全问题等一系列恶性问题呼唤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即“有机+无机”的生态农业新肥源。

    世纪之交,黑龙江省小黑龙生态肥业有限公司诞生。小黑龙公司是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公司把有机肥、化肥、生物肥、缓控释肥优点集合在一起,耗资近千万元,历时10年,研制成功“缓控生态肥”并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0810064447X)。经中科绿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对近10年“国家应用技术成果数据库”、“农业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国家适用技术成录库”、WPI 、CAB、CA及因特网查询,未见同类报道。

    据了解,缓控生态肥是以腐植酸、沸石为载体,配以适量氮、磷、钾以及中微量元素,加上活化剂、增效剂、长效剂,集速效、长效、增效三位一体,有机、无机、矿质生物技术相结合的高新科技产品。小黑龙以建设生态农业、打造生态中国、促进民族健康为历史使命。公司在黑龙江省主要农业产区建立4个生产基地,采取委托、收购、兼并的办法生产加工小黑龙缓控生态肥,让农户在最短时间、最近距离、快速便捷地用到小黑龙产品。

    施用化肥打造化学农业,带来自身难以解决的五大难题:污染环境;利用率低;肥效期短,需要多次追肥;酸化板结土壤;化肥过量作物品质差、农残高。

    经多年农业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证明,缓控生态肥的发明,有效缓解了化肥带来的养分利用率低、肥效期短而需多次追肥、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差、酸化板结土壤、污染环境等五大难题,而且还能在减少化肥用量的前提下实现增产和提高品质安全性。

    近年来,由黑龙江省农委组织来自黑龙江省农科院、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土肥站、中科院黑龙江省农业地理现代研究所、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著名专家,对黑龙江省大豆、玉米、水稻施用小黑龙缓控生态肥田间效果进行持续鉴定,施用缓控生态肥后全年不追肥,与常规化肥对照,大豆增产15.2%、玉米增产12.1%、水稻增产4.1%。

    据哈尔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2015年7月检测结果,小黑龙稻花香2号大米符合《NY/T 419-2014 绿色食品稻米》的各项指标,属于绿色食品级别(共检测汞铅砷镉和14种高毒农药)。根据欧陆分析技术服务(苏州)有限公司2017年1月的检测结果,用小黑龙缓控生态肥种植的大米,其汞铅砷镉和数十种农药的含量均低于欧盟的相关标准。

    缓控生态肥针对化肥带来的五大难题,都相应给出解决答案:一是减少环境污染。它能控制气态氨挥发80%,减少土壤表面化肥径流100%,减少土壤渗漏化肥30%-35%;二是提高肥料利用率。在黑龙江省,磷肥利用率以前在12%-20%,氮肥30%-35%,钾肥40%左右。缓控生态肥大田试验能提高肥料综合利用率50%以上;三是肥效期长,它能使氮肥肥效期,由35-60天延长到120天左右,基本满足作物一季生长的营养需要;四是改良土壤。因缓控生态肥以腐植酸、沸石为载体,不仅含植保素,刺激植物细胞膜扩张,成为“呼吸肥料”,而且还具有隔盐压碱,增强土壤通透性等功能,能够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有利微生物活动,起到培肥地力、松土暄地的作用;五是农作物品质和安全性好。经检测,施用缓控生态肥与施用化肥的收获物作对照,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降低30%-35%。

    由此可见,小黑龙缓控生态肥将“有机”与“无机”结合,让“营养”与“改良”双管齐下,对于我国由化学农业时代向生态农业时代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