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上午,由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主办的春季氮肥市场形势分析会在京隆重召开。农业部、环保部相关负责人,中国农科院相关专家,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主要领导及行业主流企业代表共两百余人参会。
春耕用肥在即,尿素市场依然不温不火,市场如何演绎成为本次会议关注的重点。会议认为,2017年,行业产能过剩压力会有所减轻,氮肥供应量和农业需求略减,工业需求增加,春季氮肥市场有望回暖。
会议以统一认识,明确目标,理清思路,为做好全面氮肥市场工作打好基础为目的,特别对我国农业生产和化肥需求形势、我国肥料转型升级方向、我国环保形势做分析解读。国内龙头氮肥企业代表分别介绍各区域市场情况,并探讨了保障春耕氮肥稳定供应的具体措施。
会上,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盘点2016年氮肥市场,并对下一步市场工作重点提出建议。顾宗勤表示:“2016年氮肥行业艰难,既有外部环境恶化的因素,也与行业自身存在结构性矛盾和竞争力不强有关。
对于2017年氮肥行业的主要任务,顾宗勤强调:“行业要加强成本管理,用效率创造效益,要进一步搞好‘去产能’工作,要加快产品结构升级,加快提升营销能力,善于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以出口缓解国内市场压力。”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研究员叶维丽介绍说:“目前农业源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总氮排放源。国务院《“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污染的态度是强化源头防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质量管理,大力实施三大行动计划,实施专项治理,全面推进达标排放与污染减排。其中,关于强化环境硬约束的阐述中,直接提出建立重污染产能退出和产能过剩化解机制。对长期超标排放的企业,无治理能力及意愿的大企业,达标无望的企业依法予以关闭淘汰。如此严厉的措辞,前所未见。”
面对环保和盈利的双重高压,氮肥企业必须加速转型。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研究员赵秉强表示:“肥料产业转型升级必须走绿色肥料体系,采用绿色原料,采取绿色制造,生产绿色产品,经过绿色流通,实现绿色施用。质量替代数量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迅速发展的增值肥料和功能性肥料值得国内氮肥企业投入更多精力。”
一年一度的春季氮肥市场分析会是国内氮肥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会议品牌之一。本届会议为期两天,除常规议程外还将就尿素期货合约规则进行新一轮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