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2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多措并举,实现重点作物差异化管理
农业部印发《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方案》(下)
□《中国农资》记者 贾然然 整理

    在确定好目标以及规划之后,更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将方案尽快落地。《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方案》中强调,需抓住区域重点,因地制宜。

    《方案》主要针对四类作物的优势产区,采取四种技术模式,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优化施肥方式,减少化肥用量、改善作物品质、提升耕地质量。

    四类作物被列为重点对象

    苹果。我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40%以上,但单产较低、品质较差。生产中偏施化肥,有机肥投入不足,大部分果园位于丘陵山区,设施条件差,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酸化、碱化问题突出,保水保肥能力弱。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在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渤海湾苹果优势产区推广4种技术模式:一是“有机肥+配方肥”模式。鼓励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集中积造利用堆肥,减少化肥用量。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在城市近郊果园推广商品有机肥。二是“果—沼—畜”模式。在苹果集中产区,依托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与规模养殖相配套,建立大型沼气设施,将沼渣沼液施于果园,减少化肥用量。三是“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模式。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四是“自然生草+绿肥”模式。在水热条件适宜的区域,通过自然生草或种植绿肥覆盖土壤,减少裸露,防止水土流失,培肥地力。

    柑橘。我国柑橘园设施装备落后,基础地力低,部分地区土层瘠薄,土壤养分含量不平衡,施肥呈现化肥用量逐年增加,有机肥施用比例逐年下降的态势。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在长江上中游柑橘带、赣南—湘南—桂北柑橘带、浙—闽—粤柑橘带推广4种技术模式:一是“有机肥+配方肥”模式。在畜禽粪便等有机肥资源丰富的区域,鼓励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集中积造利用堆肥,减少化肥用量。二是“果—沼—畜”模式。在柑橘集中产区,依托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与规模养殖相配套,建立大型沼气设施,将沼渣沼液施于果园。三是“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模式。在水肥条件较好的果园,增施有机肥的同时,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四是“自然生草+绿肥”模式。在水热条件适宜区域,通过自然生草或种植绿肥覆盖土壤,减少裸露,防止水土流失,培肥地力。

    设施蔬菜。由于设施蔬菜生产周期长、产量高,用肥量大、施肥结构不合理,偏施氮肥现象严重,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突出。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在北方设施蔬菜集中产区推广4种技术模式:一是“有机肥+配方肥”模式。推广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二是“菜—沼—畜”模式。在设施蔬菜集中产区,依托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与规模养殖相配套,建立大型沼气设施,将沼渣沼液施于设施蔬菜。三是“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模式。在增施有机肥的同时,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重点是推广滴灌、微喷等技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四是“秸秆生物反应堆”模式。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释放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地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抑制土壤次生盐渍化。

    茶叶。我国茶叶施肥结构不合理问题比较突出,茶园有机肥施用量不足。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在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重点区域、长江上中游特色和出口绿茶重点区域、西南红茶和特种茶重点区域、东南沿海优质乌龙茶重点区域推广4种技术模式:一是“有机肥+配方肥”模式。推广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二是“茶—沼—畜”模式。在茶叶集中产区,依托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与规模养殖相配套,建立大型沼气设施,将沼渣沼液施于茶园。三是“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模式。在增施有机肥的同时,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四是“有机肥+机械深施”模式。在水肥流失较严重茶园,推进农机农艺结合,因地制宜推广有机肥机械深施等技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未来,农业部将加强对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指导,定期调度进展,协调指导落实,多措并举,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方案》尽快落地,进一步推动化肥使用量零增长。

    多管齐下

    保障《方案》落地有声

    一是强化政策扶持。落实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政策,依托“五区一园”,支持重点县(市、区)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结合实施沼气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等项目,支持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同向推进,发挥集合效应,形成政策合力。

    二是加强技术指导。各地要组织专家分区域、分作物制定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实好关键技术。培育新型服务组织,开展有机肥积造、运输、施用等社会化服务。结合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开展产学研协作攻关,研发推广一批有机肥生产施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集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易操作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

    三是创新服务机制。因地制宜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有效模式,采取向有机肥生产企业、规模化养殖场、专业合作组织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快有机肥推广。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发挥其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示范作用。通过补贴、贷款贴息,以及鼓励设立引导性基金等方式,撬动各类资本支持有机肥生产应用。

    强化监督监测。在示范县(市、区)科学布置耕地质量监测网点,跟踪耕地质量等级和土壤肥力变化。在示范基地(园区)开展土壤质量、产地环境、产品质量、投入品使用等调查,推进果菜茶生产全覆盖、全过程监测。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开展第三方评估,科学评价行动实施效果。完善肥料登记管理制度,严把有机肥原料关,完善标准体系,提高有机肥产品质量。

    四是做好宣传引导。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计划,加强果菜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总结各地好做法、好经验,树立典型,相互交流,推进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宣传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在推动化肥减量增效、产品提质增效,农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等方面的成效,把“替”字唱响、做亮,营造良好氛围。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