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月份,越来越多的农化企业开始公布2016年营收数据。近日,农化行业三大巨鳄——先正达、陶氏益农和杜邦先后公布了2016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重要数据。这三大巨鳄2016年的销售总额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都控制在5%以内。
先正达:除草剂占公司农药年销售额的38%
2016年,先正达包括农药、种子、草坪和花园用产品的总销售额为127.90亿美元,同比下降4.6%(-2%)。虽然产品价格提升了2%,但销售量下降4%。第4季度的销售额同比基本持平(+0.3%)。
全年而言,公司息税折旧和摊销前利润(EBITDA)同比下降4.2%(+2%),为26.59亿美元。报告的EBITDA利润率为20.8%,与上年的20.7%基本一致。但先正达指出,如果不计2015年2.00亿美元玉米性状的特许使用费,则2016年的EBITDA利润率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除草剂仍为先正达最大的产品类型,占公司农药年销售额的38%。然而,其2016年的销售额同比下降4.8%,为36.26亿美元。不过,第4季度的销售额同比增长4.9%,为7.24亿美元。
2016年,杀菌剂代表了先正达农药销售额的1/3,其销售额为31.57亿美元,同比下降6%(-4%);不过,第4季度,杀菌剂的销售额同比略升0.8%,为7.42亿美元。去年,先正达杀虫剂的销售额为16.43亿美元,同比下降3.6%(-2%)。不过,第4季度的销售额同比大涨了20.8%,为4.53亿美元。
杜邦: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8%
2016年全年而言,杜邦农业业务的总销售额为95.16亿美元,同比下降2.9%。其中,销量约降1%,汇率的不利影响为2%。农药销售额同比出现了中等个位数百分比的下降。
公司称,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在亚太、欧洲和北美地区的销售额增长,而杀菌剂氟噻唑吡乙酮的上市也比原计划来得更好。
2016年,杜邦的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8%,为17.58亿美元。成本节省及产品成本降低被销售量下降及汇率的不利影响部分抵销。利润率同比约增1.7%。
第四季度,杜邦农药销售额同比增长了9%,但具体数据尚未透露。
公司称,其在北美、亚太、欧洲/中东/非洲地区的销售额增长是受到了杀虫剂业务的驱动。但第四季度,杜邦种子的销售额同比下降了23%,杜邦指出,如果不考虑种子销售时间后移的影响,那么公司第4季度农业业务的销售额同比增长3%。
陶氏益农:第四季度销售反弹
2016年前三季度,陶氏益农农药和种子销售额同比下降了6.7%。第四季度,陶氏益农实现销售额17.16亿美元,同比增长7.0%。公司尚未透露农药和种子具体的增长情况,而这两项业务分别约占公司销售额的2/3和1/3。其7.0%的增幅中,销量和售价分别增长5%和2%。
第四季度,息税折旧和摊销前利润(EBITDA)同比大幅下挫60.2%,为7400万美元。其部分原因是陶氏益农于2015年剥离了收获后农药业务AgroFresh。营业利润EBITDA同比增长8.6%,为2.39亿美元。这一增长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玉米种子销量和售价两位数百分比的增长、有利的汇率影响、农药新产品的强势增长、生产率的提高以及一些非战略有效成分的剥离等。
全年而言,公司实现销售额61.74亿美元,同比下滑3.2%。这主要由于销量约降3%所致,而售价与上年持平。2016年,公司的EBITDA同比下降了43.7%,为8.06亿美元;而营业利润EBITDA同比增长13.6%,为9.76亿美元。
由于新产品上市、持续的“自助活动”以及有利的汇率影响等积极因素的推动,陶氏益农预计,2017年上半年公司销售额有望取得温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