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试验结果非常出色,极大的增强了推广UAN的信心,打消了UAN 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开展之初的顾虑。可以肯定UAN产品的效果是好的,发展UAN是可行的!”在2016年UAN试验示范推广项目总结会上,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给以了UAN发展极大的肯定。
UAN,即尿素硝酸铵溶液,是以合成氨与硝酸中和形成的硝酸铵溶液、尿素溶液为原材料按比例加工而成的水溶肥料。在提倡发展水肥一体化战略和尿素替代行动中,氮肥行业正在探索UAN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操作可行性。2016年,由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和中国农科院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联合国内知名氮肥企业,在我国8个省份4大作物上开展了为期一年的UAN试验示范推广项目,提供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和实地施用成果。经过一年的努力,试验成果为UAN发展提供了哪些动能?UAN发展又将面临哪些挑战?
顺应发展需要 整体优势明显
从2016年的UAN项目报告中可以看出,UAN 能够有效的提升马铃薯、棉花、玉米和水稻的产量。同时,相对比常规施氮(尿素),UAN 在实际施用效果上还有以下几个突出优势:一是UAN中的硝态氮相比其他形态的氮元素更易被旱地吸收,能够显著提高氮肥当季利用率,从减施增效和提质提量上均有促进作用;二是产品偏中性,不会导致土壤酸化,环境污染威胁小;三是UAN 作为液体肥,在节水滴灌技术上具有较大优势;四是具有很好的兼溶性、复配性,可与非碱性助剂、化学农药等混合施用。总的来看,如果不考虑成本因素,等氮量或减量20%的UAN 对比尿素的优势明显,且适用于我国节水设施农业的发展需求。而在UAN的生产环节,其采用尾液中和工艺,减少了烘干造粒环节的耗能,实现了生产中的节能减排。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划所研究员李兆军对UAN 的试验成果给与了肯定。他坦言:“在四大作物中,除马铃薯的增产率在3.8%,其他三种作物的增产率均达到或超过了5%。在大田种植生产中,因各地土壤肥力、气候、水质结构各有差异,误差较大,能够在众多影响因素上实现这样的增产成果,实属不易,可见UAN产品的功效是突出的。”中国农科院农业资划所所长王道龙也表示,UAN试验的规模之大、层次之高、科学性之强以及试验内容的难度之大,均对UAN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王道龙还说:“今年只是尿素硝酸铵溶液试验示范推广项目三年规划实施的第一年,还有很长的时间可以调整与进步,在接下来的试验当中,一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试验上分外认真、分析评价客观合理、宣传推广积极到位。”
“2016年的项目成果也充分说明了UAN 在氮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亟待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符合氮肥减施增效、绿色环保条件,是我国氮肥行业产品结构调整规划中的重要选择和重要方向。”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产业发展部主任苏建英表示,氮肥行业“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以提高氮肥利用率为目标,发展高效环保的新型肥料,其中就包括发展800万吨的UAN产能。“纵观全世界的UAN发展,过去几年产能增长较快,2015年的产能为3702万吨,增速在4.5%,这说明,UAN在未来尤其是在中国将拥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苏建英说。
高成本降低性价比 政策限制造成运输难
UAN作为一种新型的液体肥料,其自身拥有着传统氮肥所不及的优势,但我国UAN起步太晚,在化肥产业多元化、差异化、市场化的今天,急需得到流通环节和农民的肯定和认可。
“UAN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推广难度大。”苏建英认为,目前我国仍以传统种植模式为主,种植规模小,液体肥料难以大面积推广。而作为液体肥料,UAN与传统固体肥料在施肥方法、运输、包装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需要政府、生产企业、水肥一体化技术和设备单位联合起来等共同促进UAN的发展。同时,因为市场推广正处于起步阶段,而UAN需要的相应配套设施一次投资又过高,这些原因都影响了UAN的推广。
肥料的最终使用者是农民,农民的施肥习惯和接受程度是新型肥料落实到作物上的重要影响因素。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环所研究员贾良良认为,传统的水肥模式仍占据着主导地位,老百姓有水就上点肥,或者大水大肥一套完事的施肥习惯亟待改变。推广与科研工作者需要不断的引导,对农民的施肥习惯进行培育,改变农户底肥一炮轰的传统模式,以达到节水节肥增效的目的。
如何与农民形成流畅的施用设施对接成为了农资企业较为关注的问题。天脊集团兴化实业有限公司的赵善福表示,对于液体肥UAN的推广和使用中,配套设施十分重要也更为短缺。一方面是农民自己置办设备成本太高;另一方面如果由农资企业来承担设施配套,则担忧投资后农民使用进度跟不上,造成设施的闲置。赵善福坦言:“设施配套和农民的认知程度均是推广过程中的瓶颈,当前,我们企业的销售模式就是以销定产,我们的很多试验点都是以赠送的方式进行推广,成本很高,基本无利可图。”
苏建英还特别谈到UAN在新疆的推广问题。她认为,硝基肥在新疆属于管控产品,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UAN在新疆地区的推广和运输。“新疆地区滴灌设施面积大,土地集中性强,满足了UAN对于农业设施的需求,理应是UAN推广的重点地区,但是由于国家对于硝基肥进疆把控严格,使得UAN在新疆的推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苏建英说。
认清问题筹方案 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UAN试验效果喜人,但是广泛推广还需要更全面的实验数据和大力度的普及推广。需要在不同肥力、不同地域、不同农作物上进行更多的试验,增加中微量元素配施试验。同时,受制于UAN的运输、包装等环节的高成本,如何轻简化施用是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业内人士纷纷对UAN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改革建议。
对此,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主任王旭对接下来的UAN发展工作方向给出了部署计划:“一是试验对象向蔬菜、果树等规范化种植与经济价值高的作物倾斜;二是试验类型上依旧保持培养试验、盆栽试验、小区试验的基础上加入肥料抑制剂与微量元素的试验;三是建立从运输到储运、短距离销售、农户使用的一个系统化的供销产业链示范地区,充分考虑现实操作的可行性,为UAN大范围推广打下基础。”
如何改良产品的包装,河南省农科院植物营养与资环所张运红建议:“目前国内UAN主要以塑料桶包装为主,各厂家规格不同,成本较高。若能用液袋包装代替塑料桶包装,每吨可降低成本600-800元,而塑料桶每吨的成本为1500元左右,成本可减少一半之多,到农户手中的肥料价格也会大幅降低。”
而至于管控硝基肥进疆的问题,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则明确表示,将从两个方面进行解决。一是从技术上证明UAN 的安全性,并争取得到国家和新疆地区相关安全部门的认可;二是从政策上努力,争取获得相关部门的条款支持,为新疆地区输送优质新型肥料打开通道。
“只要我们农资企业善于引导,农民对于好产品的接受程度就会有很大提高。”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戴智明对推广UAN充满了信心。他表示,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化肥需求量大,但是由于安徽的农户比较松散,而且传统的施肥观念跟不上发展的脚步,施肥模式转变迟缓,加上劳动力短缺,农业机械化不足,严重制约当地农业发展,农民的种植方式亟需农资企业引导。经过2016年的小面积示范和推广工作展开以后,一些农户已经开始自发组团前来购买UAN,这是农户对UAN认可的一个标志。
“2017年,我国在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基础上,将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预计在2020年达到1.5亿亩。而UAN能够与水肥一体化无缝对接,改善我国现有化肥利用率低的现状,所以UAN拥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希望UAN项目能够做大、做实、做强。”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耕肥处陈明全肯定地说。
记者手记
UAN产业发展
为氮肥行业增添新动能
包装成本高!运输成本高!设施配套成本高!市场教育投入高!层层叠加起来的高成本降低了好产品的性价比,这是当前UAN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虽然在每个产业的发展起步阶段都会面临各项资源发展不均衡的阵痛,但是在我国农资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一步缓则步步慢,每一个拖延产业发展步伐的制约因素都值得重点关注、快速解决。
2016年开展的UAN试验示范推广项目的规模之大、层次之高、科学性之强以及试验内容的难度之大,均对UAN 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找清了方向。在提倡产品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氮肥行业“十三五”规划中,深入探索和大力发展UAN产业,即满足绿色农业的发展需要,也符合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发展要求,更贴合水肥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为遭遇困境的氮肥行业提供新动能,是氮肥行业多元化发展进程中的生力军。UAN 产业的未来发展,我们农资人应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