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余年聚焦“三农”,足以显示“三农”对于中国的重要性。而在这十余年的时代进程中,中国农民的生活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农民的幸福指数正在“大面积”提升。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踏春而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唐仁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图景:要让农村成为引人入胜的天地、农业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而让农民将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无疑是最为动人心的憧憬。
农民将会成为有奔头令人羡慕的职业,是因为科技和机械化的力量正在将农民从“体力活”“苦累脏”中解放出来。我国目前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超过了61%,农业科技综合贡献率超过56%,从产前、产中到产后,从播种、管理到收获,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民将会成为有奔头令人羡慕的职业,是因为美丽乡村建设正在把农村建设为人们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目前,全国30%的村庄开展了规划建设试点,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一批路畅灯明、水清塘净、村容整洁的新农村。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大学生,甚至是商界精英开始返乡从事农业创业创新,成为新农民。“农民”从身份称谓回归到了职业称谓,越来越成为体面、有尊严的职业。
然而,从全局看,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传统农业收益较低的问题依旧存在。谁来种地,怎样种地,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农业现代化的征程中,让农民依靠发展农业走向富裕,让农民真正成为有奔头令人羡慕的职业,还需要加大改革力度,还需要培育农业新动能。
培育农业新动能,科学稳健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至关重要,而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亿万农民,如何激活农村活力,如何激发农民新动能将成为关键。
可以预见,未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成大趋势,而融合发展的要义,最根本的是让农民能够分享产业增值的收益,要打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为农民分享产业融合增值收益建立有效渠道;农产品价格既是关系农民收益的主要环节,也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改革,既要让价格回归市场,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又要发挥好政府这只手的作用,保障粮食安全,保障农民收益,最终达到激活市场要素和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大目标。
“让农村引人入胜,让农业令人向往,让农民令人羡慕。”这是中国“三农”的幸福蓝图,更是大国复兴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