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2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人 生 纪 事
吃元宵盼团圆

□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 张顺亭

    1971年,当时5岁的我,被在青海工作的父母送回了河南老家,跟着姥姥一起生活。每到正月十五,姥姥总是自己做元宵,看她做了那么多年,我却至今都没学会。

    每次做元宵前,姥姥总是先炒花生米和黑芝麻,姥爷坐在厨房的大灶前,一边往灶里添柴禾,一边拉着风箱。冬日的阳光照进来,一缕缕夹杂着浮尘的淡蓝色烟雾升腾着。

    锅烧热了,姥姥就开始翻动花生米。这时,锅铲撞击铁锅发出的叮当声、花生米被翻动时发出的哗啦声与姥爷拉动风箱的呼呼声,相互应和着,不疾不徐,厨房里逐渐弥漫起花生米的香味儿。如此这般,花生米和黑芝麻炒好了,姥姥总会叫我尝一尝熟了没。我吃上一颗就说:“熟了。”姥姥就会说:“到底是真熟了还是假熟了?”我就让姥姥再尝一尝,而她总是说牙不行了,不尝。拌元宵馅儿的时候,姥姥拿出珍藏已久的白砂糖,对我说:“这白糖还是你妈妈寄来的,不知道你们家正月十五包不包元宵。”边说边向西北方向一指。元宵的馅儿拌好以后,姥姥就拿出一个和锅盖差不多大小的笸箩,垫上一大张油纸,开始摇元宵,摇出的声音也很响,摇到后来姥姥额头上都会出汗。

    正月十五晚上,姥姥从锅里盛出来的第一碗元宵,会让我端给姥爷,而姥爷又总是把那一碗,恭恭敬敬地放到堂屋条案中间的香炉前面。在这个位置的墙上贴着一张毛主席像,左手摆放着祖辈的画像,右手是一个木制相框,相框里最大的一张照片是一位青年军人和一位姑娘的合影。姥姥经常指着这张照片对我说:“这就是你的爸爸妈妈。”等姥爷把这碗元宵放置好,全家才开始吃这顿姥姥忙乎了一天才做好的元宵。我并不爱吃元宵,而这个时候,一向对我溺爱有加的姥姥总是强迫我吃,甚至还端着碗拿着勺子喂我。她还会用命令式的口吻说:“这是替你爸爸吃的,这是替你妈妈吃的,再替你妹妹吃两个。”我吃的时候,她便开始抹眼泪了,当时的我以为她是生我的气了。

    直到40多年后,我自己的孩子在外地过年没回家,我突然想起了姥姥一个一个地喂我吃元宵的情景,才彻底明白她老人家真的不是生我气,而是深深期盼着一家团圆。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