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1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德华肥料:力做特种肥料的引路人

《中国农资》记者 王旭波

    1月14日,深圳市德华肥料有限公司、康朴新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主办,阿坤纳斯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协办的“2016年德华&康朴经销商峰会”在深圳召开。来自南方各省的品牌渠道商参加了本次峰会。

    中华合作时报社编委、中国农资传媒执行总编辑孙立新,XIO公司中国区总监谢安劼,德国康朴公司亚太区总监温仕安,康朴新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田肇壮等参加了本次峰会并发言。

    省级渠道商的引路人

    深圳德华肥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特种肥料销售与贸易的公司,是德国康朴公司、德国钾盐公司特种肥料中国南区总经销商。通过多年推广,已将康朴叶面肥打造成中国市场上进口叶面肥第一品牌。

    经过多年发展,德华培养了一批核心渠道商,这类渠道商大部分为国际顶端的农药渠道运营商。特种肥料的产品定位和康朴特肥的品牌定位与这些渠道运营商思路较为吻合,终端市场的目标客户群也是一致的。产品、品牌、客户群的高度一致,为德华推广特种肥料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作为渠道运营商,一定要代理资源型产品,面临红海竞争的产品尽量少做。这里的资源型产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产品品牌可以称之为资源。另外是产品自身具备稀缺性,比如不可再生矿产原料、先进的核心技术等。”海南绿生农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牛楠辉在发言中对德华经营的各类产品品牌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一个渠道商只有拥有了世界顶端的产品品牌资源,才能打造高端的渠道品牌。

    来自四川的代理商成都农利达的总经理曹自荐说:“德华肥料是我们经营特种肥料的引路人,其经营的康朴特种肥给我们公司的发展带来了生机。”

    德华的产品品牌资源在成就省级渠道商的同时,也成就了其自身的品牌价值。未来,德华将打造世界顶端产品群,进一步塑造其产品品牌资源的优势。

    打造世界顶端产品集群

    德华都有哪些产品品牌资源呢?“康朴”、“红牛”是其手中的“大小王”。当然,“康朴”和“红牛”也是国际顶端肥料品牌的佼佼者。

    德国康朴公司(COMPO Expert GmbH),1956年成立于德国明斯特市,全球知名特种肥料公司,也是中国特种肥料市场开拓者之一。1996年,德国康朴公司作为德国巴斯夫(BASF)公司特种肥料部门就开始向中国市场出口大量元素水溶肥料。2000年,德国康朴公司成为德国钾盐集团(K+S)特种肥料公司,深度拓展中国市场。2012年,德国康朴公司在深圳注册了子公司——康朴贸易(深圳)有限公司,负责中国市场销售和技术服务。在康朴贸易、德华肥料、北京华朴等公司的共同努力下,经过20年的市场发展和品牌积累,其旗下的大量元素水溶肥、中微量元素水溶肥、功能性水溶肥、稳定性水溶肥、复合肥料在中国的经济作物种植区,已经获得了农户的广泛认知。康朴新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原康朴贸易(深圳)有限公司)是中国市场少见的知名特种肥料综合供应商。德国康朴公司在中国唯一的子公司,全面负责德国康朴公司旗下所有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运营和销售,也是康朴中文商标的唯一拥有者。

    德国钾盐集团(K+S Group),全球知名的跨国化肥和盐类生产商,也是欧洲第二大的肥料生产企业和德国上市公司,与30家著名的德国公司如BMW、BASF、adidas、SIEMENS等同为德国DAX30的成分指数公司之一。德国钾盐集团的核心业务为化肥和盐类,2014年,K+S的销售收入为38.2亿欧元(42.8亿美元),是唯一一个在欧洲和北美拥有大型工厂的钾肥生产商。其旗下的红牛速溶硫酸钾、红牛唯美甲、红牛唯美朋、红牛唯美辛,也是德华肥料的产品品牌集群中的拳头产品。

    会议上,欧化农业贸易(深圳)有限公司中国区技术总监肖焱波博士、阿坤纳斯全球研发主管刘兴梁博士代表各自的公司做了技术和产品分享。这两家公司的产品也是德华肥料产品品牌集群中的重要部分。

    专注作物营养健康方案

    德华公司的品牌定位是:比竞争对手更专注、更专业;专注于作物营养;提供更健康的方案。

    专注和专业不是口头上说说那么简单,德华为这个定位和目标付出了非常多的艰辛。德华公司拥有专业稳定的推广销售团队,他们更了解目标作物营养特性、目标作物栽培管理技术,还能结合产品提供农户科学、健康的营养方案,他们非常熟悉目标作物施肥习惯,并能给予农户专业的营养指导。

    德华肥料总经理孙培金在发言中说:“产品品牌集群资源是德华在市场竞争的优势,康朴、红牛产品在大部分市场上已经得到认可,借助产品资源扩大德华与同行间的竞争优势;同时,我们还将继续拓展产品资源。最终,我们将通过德华团队与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专注作物营养健康方案,向用户提供更有优势的营养方案。”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