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协同增效再升级 中西合璧寻突破
诺泰尔“氮磷增效技术”为中国农业吹来“北欧之风”

□《中国农资》记者 贾然然

“百名农艺师中国行”项目启动。
会议现场。
参会代表参观金正大诺泰尔公司展厅。

    挪威,一个位于高纬度区的北欧国家,却拥有着世界肥料的前沿科技。1月9日,国内肥料权威科研机构、专家、企业等多方代表400余人共同见证了诺泰尔(中国)化学有限公司携挪威氮磷协同增效技术首次登陆中国,不仅为中国现代农业吹来了“北欧之风”,还上演了一场别具风格的中西合璧肥料行业思想碰撞盛宴。更为重要的是,当诺泰尔品牌遇上 “中国百名农艺师”,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项带有北欧特色的品牌如何接地气地做出中国特色?未来怎么推广才能被中国农民接受?随着2017诺泰尔品牌发布暨中国百名农艺师论坛启动会的举行,这一系列备受关注的话题都一一解析。

    走高效替代之路 让挪威技术与中国同步

    挪威,一个拥有着世界肥料前沿科技的先进国家。挪威生命科学大学拥有150余年的历史,是世界农业技术进步与人才培养的摇篮。

    “一直以来,我们把中国作为挪威诺泰尔的全球第一大市场,而如何把挪威先进肥料研发技术引进中国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备受期待的事情。”这是专注于新型肥料的研发和推广近40年的诺泰尔首席科学家凯文·莫兰博士(Dr. Kevin Moran)满怀情怀的开场白。诺泰尔氮磷协同增效肥强势登陆我国,作为首席科学家,如何结合世界肥料发展动态,高效服务我国农业?凯文·莫兰博士最有发言权。他认为,全球肥料使用发展趋势必然会经历快速增长期(低效肥料)、最大峰值期(低效肥料)和衰退稳定期(高效肥料)三个时期,发达国家已处于稳定期,而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即低效肥料期。“因氮、磷当季利用率低而造成土壤、水质、空气等环境问题突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下一个阶段必将走高效肥料替代低效肥料之路。要做到高效替代,必须打破原有发展思路,发展新型肥料、高效肥料,用最佳养分管理方案服务中国农户,这也是我迫切将‘氮磷协同增效技术’引入中国市场的最主要原因。”

    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化肥生产和使用大国。我国每年化肥流失造成的损失高达1000亿元,残留于农田的化肥致使土壤板结变硬、有机物弱化、微量元素失衡、作物病虫害等问题日趋严重,致使我国农业资源环境遭受着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的双重压力。据养分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清介绍:“目前,我国化肥企业也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高效复合肥料的研制与应用滞后等一系列问题,传统肥料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现阶段我国正处于肥料发展的转型期,我国肥料行业需与时俱进,与国际高端科技接轨。可以说,诺泰尔来到中国,恰逢其时,也将为我国肥料行业研发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的确如此,我国肥料行业在农业部深入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化肥提质增效的形势下,在高效复合肥料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之际,“减施增效”“有机肥替代”等系列利好政策将催生肥料市场新格局。复合肥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陈宏坤坦言,“现阶段,我们与诺泰尔(中国)化学有限公司以及欧洲的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将充分发扬大联合、大协作的精神,通过创新驱动真正实现‘挪威科技,中国同步’,为我国农户开发出更多高效科学产品以及系统的种植业解决方案。”

    协同增效再升级 中西合璧实现1+1≥3

    此次,金正大与挪威携手,中西合璧的氮磷协同增效技术究竟如何实现优化升级,又能达到怎样的效果?据了解,世界范围内,当前肥料中氮的当季利用率低于40%,磷的当季利用率低于20%,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在这样的背景下,复合肥发展历程经历了四代更迭。第一代是大量元素复合技术,缺乏中微量元素,养分利用率不高;第二代是中微量元素补充技术,然而,大量元素养分利用率仍然不高;第三代是单元素高效利用技术。单养分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但没有将各增效技术有效结合起来。基于此,我们推出升级版第四代‘协同增效技术’,也正是诺泰尔当前的核心技术。通过‘中微量元素+氮+磷’的协同增效效应,保证营养均衡吸收,助力作物健康生长。协同增效技术将各种前沿科技融合在一起,将各元素间效果发挥至最大,轻而易举实现1+1≥3的发展目标。” 诺泰尔(中国)CEO亚迪介绍说。

    诺泰尔在中国的产学研发展已积蓄厚力,依托挪威生命科学大学及其他欧洲科研机构作为技术后盾,与我国复合肥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展了紧密合作,实现中西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亚迪强调,诺泰尔在氮养分控制上,NA+技术实现了速效养分与长效养分的稳定平衡供应,大幅提高利用率。PA+技术,可以促进作物反复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减少养分流失;而在磷养分控制上,全新引入中国的APP增效技术,提高了磷的活性,这一革命性的技术有效解决了磷易被土壤固定的弊端。此外,诺泰尔还首次发布了智能控制土壤酸碱度技术——AUTO-pH技术。AUTO-pH技术可以主动调节作物根系生长环境酸碱度,遇酸则碱,遇碱则酸,将根系生长环境调节至最适宜作物生长的中性环境。“经过前期无数次的试验示范,氮磷协同增效以及智能控制土壤酸碱度技术的产品应用已经在中国落地并成功生产,这是挪威科技与中国同步的一次完美结合。”亚迪欣慰地说。

    试验示范数据是诺泰尔协同增效技术的强有力证明。当谈到成功应用案例时,凯文·莫兰博士自信中透露着希望的笑让人记忆深刻。据了解,以氮磷协同增效技术和智能控制土壤酸碱性技术为依托,诺泰尔开发出了包括西瓜、生姜、苹果、柑橘、香蕉、马铃薯、叶菜类、茄果类、小麦等数10种作物营养管理方案,旨在彻底颠覆传统单品施肥时代,聚焦作物生长各时段营养需求,科学搭配提供适应养分,整体提高作物产量,提升品质。全国各地捷报频传,备受种植专业户的好评。

    “百名农艺师中国行”启动 让高效施肥方案落地

    漂洋过海的挪威技术要想在中国落地,经销商与农艺师二者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此次会议吸引了全国各地经销商蜂拥而至,他们是此次盛会的核心。让记者记忆犹新的是,在参观展区,诺泰尔主打产品被他们围得水泄不通,讨论过后不忘拍照,忙得不亦乐乎。一位来自云南地区的经销商告诉记者,他尽力把所有新产品用手机全部记录下来,竟是为了完成他一位因事未来参会的同行交代的任务。好的技术需要各级经销商逐步传承,会上,随着诺泰尔品牌招商政策的发布,各位经销商的销售激情瞬间被点燃,订货单在几分钟内几乎抢购一空。

    更令经销商激动的是,“百名农艺师中国行”项目也在期待中启动。好的技术需通过农艺师教授和传承。亚迪强调说:“在中国,诺泰尔所满足的不仅仅是广大农民增产增收的美好愿望,要将利用其在生产、技术、研发、推广等综合实力优势,为中国农业提供立体化的农技与农艺服务。好技术融合好技艺,利用接地气的传播者,才能将服务落地。通过经销商逐级销售、通过农艺师专业化的用肥指导,让诺泰尔高效施肥方案落地开花,这才是启动‘百名农艺师中国行’大型公益活动的初衷。”

    访谈环节,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教授阮云泽的一席话着实让与会者感动。她说,启动“百名农艺师中国行”是她的梦想,在今天终于得以实现。“目前,我国已具备高端的肥料研发技术以及私人定制化的作物营养解决方案,但缺少好产品好技术的传播途径,随着新型农业种植主体的涌现,种植户对于农技服务的呼声、渴望程度日益加深,相信随着“百名农艺师中国行”公益项目的深入推进,我国农户将朝着种植简单化、施肥科学化、收益最大化的方向勇往前行。” 阮云泽高兴地说。

    据悉,未来,诺泰尔会带领全国百名农艺师深入到田间地头,以点带面,全面了解中国各种植区域的种植需求,解决农户遇到的种植管理难题。同时还制定了为农民讲授、传播好技艺、好方法的行动计划,切实帮助农民真正实现增产增收,努力创造绿色生态农业未来。相信,诺泰尔“氮磷增效技术”携手“百名农艺师”在行走中国的路上将渐入佳境,路会越走越宽广。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