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7年1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访谈二:
智慧农业下的肥料定位和转型


    主持人:中国农资传媒记者                          李  阳    

    访谈嘉宾:

    郑州大学教授                                      许秀成

    广西烟农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李伟东

    广西倍丰农资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敬德

    云南云天化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区域部总经理    徐学在

    广西新胜利农资公司雅拉事业部总经理                杨晓帆

    许秀成:智慧农业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到农业的各个产业链环节。其中大数据建设对农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民需要测量和了解种类繁多的数据能够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数据包括天气数据、GPS数据、土壤细节、种子、化肥和作物药剂等,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对土地进行长期管理和短期模拟,以实现产量和利润的最大化。目前市场已有涉足农业大数据的企业,它们已可以做到准确、快速地获取土壤的多项理化数据包括植物生长所需的大量和中微量土壤元素数据、土壤改良数据和土壤修复所需检测的重金属数据。

    大数据让农民可以用移动设备管理农场,掌握实时的土壤湿度、环境温度和作物状况等信息。精准农业可极大地节约化肥、水、农药等的投入量,把各种原料的使用量控制在非常准确的程度,让农业经营像工业流程一样连续地进行,从而实现规模化经营。

    李伟成:我理解的健康肥料是可以针对土壤成分、结构达到精准施肥的肥料。目前市场上专用肥少,通用肥多,单纯只是在肥料里添加一些元素,并不能称之为健康肥料。智慧农业是信息化、智能化的,必须走精准化路线,比如柑橘种植,江西的土地和广西的土地土壤结构不同,如果厂家生产的柑橘专用肥同样卖到江西和广西,效果不好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要做好专用肥必须要真正、踏实地做测土配方。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8个高端测土配方工作站,我们希望通过努力,推出真正适合不同土壤的健康肥料。

    对于种植业来说,智慧农业中的信息化、智能化更加重要。农业离不开资金、管理、技术和方向。资金是必要条件,同时也一定要重视信息分析,在种植上不要盲目跟风,重视土壤数据。目前我们正在整合多方资源,希望可以成立广西柑橘产业协会,为农户增产增收和提高肥料利用提供更加完善的支持。

    吴敬德:作为农资服务商,最终的本质是要生产出可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肥料,并不断创新发展。基于此种目的,2014年我们开始与加拿大钾肥合作,加钾不论是在生产工艺还是在溶解度方面表现都非常好,它在生产工艺和品质上的优势是实现智慧农业中高效农业的基础。作为肥料流通企业,生产、研发、进口,能够真正适应中国农业市场需求的好肥料是我们的目标。同时,我们还要肩负历史使命,借助流通领域的平台,结合上游资源,利用渠道和物流优势,推动智慧农业的发展,引领农资行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徐学在:云天化智能配肥工厂是结合测土配方技术、国家政策和国内农业发展状况而开展的业务。目前依托云天化测土配方管理系统进行终端配置,整合农业部、各地区土肥站的土壤数据,同时也可以进行土壤样本检测,对土壤进行诊断,提出符合实际的肥料配比,并用优质原材料进行肥料生产。目前,每个地区的配肥施肥,种植养分的规律,都可以在测土配方管理系统中直接体现出来。对于测土配方来说,虽然土壤数据收集比较困难,但是我们已经在进行这部分工作,并且达到了一定成效。目前云天化配肥工厂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开展并推出终端配肥服务点近300个,受到了业界经销商和农户的认可。

    杨晓帆:我结合我的工作谈一下智慧农业下的水溶性肥料的地位。2008年,我在新疆工作,当时新疆的棉花基本已经全部采用了滴灌设备。水溶性肥料的利用率非常好,后来我去了海南工作,当时没有装滴灌设备的农户跟我讲,他们的水溶肥溶解率很低。为了可以大力实施高效节水工程,充分利用水溶肥的优势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我决定积极参与推广水溶性肥料。目前公司在做大量元素水溶肥的同时还在做中量元素水溶肥,同时肥料增效剂也是我们研发的重点工作,国家号召肥料“零增长”,我们通过对作物根系、营养增效,叶面调控等方面的深入研究,综合各方因素,推进精准施肥的工作,改进农民施肥方式。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