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7年1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海岛素:绿色防控领域冉起的新星


    近年来,植物免疫诱抗剂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农药被我国《生物产业规划》列为重点发展领域。日前,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历时8年研发“海岛素”,完成了两项行业标准的制定,在国内率先建成千吨级氨基寡糖素原药和制剂生产线,实现了植物免疫诱抗产业化的转化。

    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指导和组织下,“海岛素”目前已在全国25个省(区市)的30多种农作物、果蔬上开展了大量的试验,推广面积达5000万亩以上,效果得到各级植保部门和用户的一致认可。

    据了解,植物免疫诱抗技术是通过植物免疫诱抗剂提高作物自身免疫力。植物免疫诱抗剂也叫植物疫苗,是从海洋甲壳类动物外壳中提取的壳聚糖通过生物酶解工艺制备而来,通过诱导植物体提高自身对外界的免疫力促进作物健康生长,实现农产品和果蔬产品的增产。相比化学农药,植物免疫诱抗剂是通过外源生物或分子通过诱导所产生的抗性物质,对某些病原物产生抗性或抑制病菌的生长,不污染环境,是一种新型生物农药。专家们还给5%氨基寡糖素起了个名字——“海岛素”。

    相关试验示范数据显示,“海岛素”集中表现出6个方面作用:一是诱导农作物抗逆。在陕西苹果上的试验表明,喷施“海岛素”处理区的花序坐果率、花朵坐果率分别达到94.26%和56.94%,较未喷施区分别高出约30%。二是促生长。在河南信阳以及安徽等地的茶叶上使用“海岛素”后,春茶发芽密度增加,提高春茶产量20%以上。三是诱导农作物抗病。在河北辛集梨树上使用“海岛素”后,对鸡爪病预防效果达90%以上。四是改善品质。在江西脐橙上使用“海岛素”后,维生素C含量可提高1%,总糖含量提高1.5%。五是促增产。六是提高农产品耐贮藏性。

    试验表明,“海岛素”能够调节植物体内代谢水平,改变体内蛋白的表达和次生代谢物质的积累水平,从而具有显着的防病、防寒、促生长、增产和改善品质的作用。试验证明,在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上增产10%-15%;在果树作物上增产15%-20%;在蔬菜作物上增产25%以上;若与其他农药协同应用时,可减少30%以上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对实现农药零增长、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戴 军)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