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收割期的雨浇灭了农民的丰收梦
——来自江苏种植区的灾情调查报告
□ 江苏种田大户联盟 远 谋

    盼不来的好天气,农民一年白辛苦

    “天还没亮我就醒了,一睁眼又听到外面哗哗的雨声,我心里痛啊!”10月26日上午,江苏南京市高淳区阳江镇西莲村种粮大户高声龙一脸愁容,呆呆地望着门外不停的雨。

    这位流转了600多亩地、种了10多年粮食的农民老高对笔者说,稻子早就可以收割了,但老天好像跟农民作对似的,连绵不断的雨水从中旬一直下到下旬。10月中间有短暂的阴天,他抢收了100多亩稻子,随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成熟的稻子经受风吹雨打,看到有些稻子开始发芽,他束手无策。“整个10月就没有过一天像样的晴天。我天天盯着天气预报,心里一天比一天沉重。”他叹口气说,今年夏收时小麦因赤霉病发病严重,已经亏损了10多万元;7月份的洪灾导致近50亩水稻烂根绝收,如果成熟的秋粮收不上来,这损失就实在太大了。

    全国种粮大户、溧阳市社渚镇汤芳伢比老高更忧心,因为他种的粮食面积更多,接近5000亩,而已经收获的不到50亩。“地里的稻子都发芽了,部分田块还倒伏了。”老汤说,稻子发芽,就会影响出米率;出米率下降,稻子的等级就可能下降。他最怕的是到时候收获的稻子不符合国家最低价收购等级标准,那就惨了。目前市场上粳稻的收购价每斤只有1.3元左右,比最低收购价足足低了0.25元;如果稻子大量上市,市场收购价会进一步压低。“真的快要顶不住了。”他说,去年,眼看着稻子丰收在望,却遭遇前所未有的漫长阴雨天气,稻子烂在地里收不上来,最后丰产没有丰收,去年一年种粮是亏损的;今年夏收时又遇到连续雨天,麦子产量低且不说,多数麦子因为赤霉病而不符合国家收购标准,最后每斤只卖到七八毛钱,远低于国家最低收购价每斤1.18元,辛苦了半年,夏收又以每亩亏损400多元告终。水稻种下后没几天,连续暴雨形成洪涝灾害,有五六百亩稻子彻底烂根;大水退去后赶紧组织补种,补种后的稻子长势还不错,每亩能收700多斤,这也比完全绝收强。忙碌辛苦了四五个月,盼望着收获季节天气能好点,没想到老天一点不给面子!“从去年稻子丰产不丰收,到今年夏收严重亏损,不少种粮农民已经顶不住了,如果秋粮再亏损,那就太惨了。”老汤说,早几年风调雨顺,种一亩粮食能赚四五百元,可是,去年秋收和今年夏收的亏损加起来每亩达六七百元,如果今年秋收还是亏损,几年的收益就被抵消了,等于白辛苦。

    据悉,今年夏粮收获季节遭遇恶劣天气还仅限于苏南和沿江地区,而秋收遭遇的超长雨水则是全省性的。气象数据显示,今年10月全省阴雨天气之多、降雨量之大,都是近20年来所没有的。

    粮食部门紧急组织农民抢收

    针对部分地区出现稻子发芽现象,笔者请教了粮食部门人士。宜兴市芳庄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曹光春说,他从事粮食收储工作20多年,见过麦子在穗上发芽,但稻子在穗上发芽的现象,他从来没听说过、也没见过,今年遇到了,宜兴一些田块也出现了这种情况。他说,这可能会影响稻子定等,但具体怎么确定稻子等级,需要上级有关部门出台规定。

    省粮食局粮油质量监测所副所长莫晓嵩告诉笔者,国家最低价收购稻谷时没有单列芽稻这一项,不过,稻谷质量标准中有出糙率这一项,芽稻可能导致出糙率下降,严重的话可能会形成等外稻,而等外稻就不能列入最低收购价之列。“有一点要强调一下,芽稻在卫生这一块,也即食品安全上不存在问题。”他还提醒种粮农民说,粳稻的出糙率只要达到73%,就属于等内稻。“农民把芽稻收上来之后要赶紧烘干或者晒干,及时阻止发芽,减少损失。”

    连续阴雨也揪紧了农业管理部门的心。省农委连续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农业部门“抢”字当头,组织广大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民落实关键措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研究解决办法;集中机械动力和人力,抢抓晴雨间隙和阴天。“瞅准天气转好,要迅速下手,与老天争粮。”

    省农委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说,根据天气预报,11月初冷空气南下,天气变得晴好,近日对于收获和播种很关键,只有一个字,“抢!”“抢”到了,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也才能不误农时,为明年的收成打好基础。 

    江苏多地粮食收割期遭遇连续阴雨

    进入10月份以来,宿迁市多阴雨天气,最大降水量都已经达到了26-32mm,全市大部分地区稻田普遍积水,造成部分田块倒伏严重。宿迁市农技推广站站长张洪树介绍说,全市水稻面积在330万亩左右,而受灾稻面积大约在160万亩左右,在田里面无法进行收割。 

    据张洪树介绍,自9月底以来,宿迁市的天气产生很大的变化,雨日持续近一个月,这也是历史很少见的。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宿迁市的一些旱作物,比如玉米、花生、大豆、山芋等都基本上已经收获结束,而一些粳稻收割和小麦播种可能在时间上要有大幅度的延迟。

    “还有一部分就是我们常规的粳稻,尤其是直播稻,因为它的播栽期比较长,成熟期也比较迟,一般都是到十月底,要到十一月上中旬开始收割,这部分水稻呢由于阴雨持续的寡昭,包括温度低,所以这部分水稻它的收割期预计要推迟到11月上中旬才能收割。”张洪树说。 

    针对当前特殊情况,宿迁市农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组织各县区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墒情,加强对农户的宣传引导,组织群众利用雨停间隙抢收抢种,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最大限度地发挥烘干机械作用,全面开启烘干设备,突出抗逆播种,提高小麦播种质量。

    “我们建议老百姓,在播种的时候也做做芽留,看看我们麦种的发芽情况,如果是正常情况下,芽留能达到85%的话,就可以按照正常亩播种量多10斤来加大播种量,如果芽留的播量很低,在60%左右,那么我们在播种的时候更要加大播量。”张洪树说,“希望广大农户要坚定信心,抢抓雨停的空隙,把时间都能夺回来,把我们该采取的技术措施贯彻下去,把我们的损失能降低到最小程度。”

    今年,泰州市水稻种植面积304万亩,目前仅收获很少部分。近期连续的阴雨天气,迟滞了水稻收割进度,部分在田水稻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为此,全市各地通过增加烘干设备,全力保障到手果实颗粒归仓。

    今年,沈伦镇共种植水稻2.8万亩,目前不少田块已经成熟,但是由于雨水较多,影响了收割进度。眼下,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指导农户,抢抓雨水间隔期,突击抢收。兴化市沈伦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沙步林说:“组织机械抢收,并且充分利用我们沈伦镇的烘干机设备,做到成熟一块,割一块,做到颗粒归仓。”

    在高港区白马镇白马社区,因为连续阴雨天气,居民陈春英家成熟的水稻无法收割,其中部分水稻已经出现发芽和黄曲霉病现象。陈春英告诉笔者,去年这个时候,水稻已经开始开始收割了,今年的收割时间估计会晚六七天。

    在高港区口岸街道徐庄村,水稻同样受到了阴雨天气的影响。村民组长蒋荣模告诉笔者,收割水稻要等待天气好起来。

    与此同时,泰州市气象部门负责同志提醒广大农民朋友抓紧有利天气状况抢收。

    今年,靖江市又新增部分农机服务合作社、家庭农场投资新建粮食烘干车间。靖江市兴达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纪武说:“以前我们只有4台烘干机,烘干能力有限,满足不了需求,今年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我们新增了10台,尽量满足周边种粮大户粮食烘干的需求。”

    现在,靖江市兴达农机合作社每天的粮食烘干能力在300吨左右。据介绍,秋收时节,靖江市预计新增12个粮食烘干场地88台烘干设备,缓解因阴雨天气粮食烘干问题。辖区内粮食烘干场将增加到26个,烘干设备增加到171台。

    在徐州贾汪区江庄镇的水稻田里,农户李大姐正趁着雨停了,抓紧在自家田里清墒理沟。她无奈地告诉笔者,还有五亩地的水稻都泡在田里:“这雨下个不停,地里的水稻根本没法收,雨要是再不停,水稻就都烂地里了,白忙乎了。”

    据了解,徐州市的秋收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始,从10月11号至今已经已收割了151万亩,但受近期连续降雨影响,秋收进度被迫放缓。

    在扬州市,黄灿灿的粳稻已经基本成熟,但农田土壤含水量过高,机器无法下田,农户们只能坐在屋檐下,忧愁地看着田里的稻穗发芽。扬州市农业委员会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谢成林说:“正常情况下,我们扬州的水稻现在是大面积收割,但实际上粳稻到现在,收割机无法下田,有少量的一些穗发芽,问题不大。”

    镇江市农委副主任荆国芳表示,他们正在加强和气象部门的合作,一旦天气转晴,抓紧抢收:“抢排田间积水,要对农机准备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督查,确保到时要用得上,用得好。针对今年的特殊情况,各地首先要抓好抢排积水这项基础性工作,确保雨停、田干。”

    截止到10月26号,全省才完成收割面积490多万亩,这个数量只占全省种植面积的15%左右,江苏省农委农业局局长马德云表示,今年的收获进度和往年相比推迟了一周左右,省农委已经组织工作组下乡给予技术支持:“主要是要加快排水,让田里的水尽快落干,烂的地普通收割机下不去,只有履带式的收割机,雨停下来之后,加快抢收,只要后期不下雨,水稻自然风干,质量问题不大,产量和去年基本持平。”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