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11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袁隆平杂交水稻再创高产新纪录
实现每公顷16吨的第五期超级稻攻关目标
《中国农资》记者 徐晓磊

袁隆平与宋福如(右)在永年广府考察“超优千号”百亩高产攻关示范田杂交水稻生长情况。

    11月9日,由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超优千号”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的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水稻示范基地收获测产,亩产达到1082.1公斤,实现了袁隆平院士提出的每公顷16吨的第五期超级稻攻关目标,再次创造了水稻高产新纪录。

    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笑弯了腰,好一派丰收的盛景。上午9点许,伴随着水稻脱粒机的轰鸣,金灿灿的稻谷堆成了小山。记者现场采访了解到,此次测产由河北省科技厅组织实施,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河北省农业厅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等单位7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在考察了百亩攻关示范田现场的基础上,随机抽取了三块攻关田,实割3.332亩,机器脱粒,经测水、除杂、称重,折合净产量亩均1082.1公斤。其中一块测产点达到亩产1112.5公斤,属于世界水稻最高水平。

    据介绍,为了落实好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1月提出的 “超级杂交稻攻关不仅要搞百亩,还要搞千亩、搞万亩”的指示精神,近年来,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实施了超级杂交水稻“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工程,并在全国展开联合攻关。河北硅谷的这块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就是全国上百个示范点之一。早在201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福如与全国政协委员袁隆平院士共同探讨粮食增产问题。当年,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与河北硅谷农业科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利用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院研发的有机硅水溶缓释肥,攻关杂交水稻亩产1200公斤的世界纪录。2015年11月13日,专家组在这里对袁隆平院士杂交稻种与河北硅谷有机硅水溶缓释肥配套的高产示范田进行了测产,亩产达1051.61公斤;今年9月26日,袁隆平院士率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专家团队实地考察了这块即将收获的攻关示范田。

    此次测产,专家组认为,杂交水稻在高纬度的永年区夺得高产实属不易,这有赖于种肥配套。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初,正是杂交水稻插秧时节,邯郸地区遭遇持续低温,虽是旱地栽苗,但有机硅水溶缓释肥促使水稻生根快,早分蘖、早生根、早返青;特别是在7月遭遇连续20天降雨天气的不利情况下,稻瘟病没有发生。测产专家组组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自超表示,优良的“超优千号”杂交水稻品种与有机硅水溶缓释肥的结合,促使水稻根系发达,茎秆粗壮,韧性增强,抗倒伏,活秆成熟落黄好,抗病虫害功能增强,形成了高产增收的良好条件。

    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福如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硅谷要为袁院士当好配角,通过‘良肥+良种’的科学种植配套技术,为最终实现亩产1200公斤的奋斗目标继续努力。”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