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10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植保知识大讲堂


    1.“编号4273297”问:柑橘果实和叶片上都有这样的黑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控制?

    农医生答:这是柑桔煤烟病引起的,栽培不良、密不透风、湿度大的果园会导致此病发生,常以粉虱类、蚧类或蚜虫类害虫的分泌物为营养而发病。煤层覆盖叶、枝、果,严重时会阻碍光合作用。建议综合管理,用含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药剂防治粉虱、蚜虫;用螺虫乙酯、矿物油、松脂酸钠等防治介壳虫类;再配合铜制剂或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等药剂防治,全树进行喷雾。

    2.“北极&莜蓝”问:小油菜一下雨菜就烂,这是怎么回事?

    农医生答:下酸雨或湿度过大、排涝不及时、感染细菌性软腐病都会引起烂菜。近期雨水偏多,要及时喷施药剂提前预防,可用农用链霉素、中生菌素、叶枯唑、春雷霉素、氨基酸铜等药剂配合钙肥叶面喷施,同时地下补充硅钙肥提高抗性。因为雨水和冷气候,都会影响根系钙的吸收,从而也会造成叶片细胞壁变薄,病害易侵染。

    3.“编号2929963”问:豇豆上的锈迹斑斑用什么药能治住?

    农医生答:这应该是豇豆斑枯病和叶斑病混合危害。如果快拔园了就直接摘豆角,如果还需要继续防治促进生长,必须加强用药,药剂可以选择:30%苯醚·丙环唑或宁南·戊唑醇或甲硫·氟硅唑或戊唑醇·多菌灵等药剂配合磷酸二氢钾或海藻酸肥喷雾处理一遍,下一遍可选择苯甲嘧菌酯或丙环唑嘧菌酯喷施一遍,促进豆角的生长和防病性。

    4.“编号3374370”问:近日雾太重引起辣椒叶病,怎么治?

    农医生答:这应该是台风过后忽晴又阴天导致辣椒叶片背面产生水渍状的晕圈,并且叶片萎蔫腐烂,这种情况要先缓和植株,再预防病害,尤其是疫病和细菌性病害的综合感染。建议先打一些植物调节剂和营养剂,配合一些防治疫病和细菌性病害的杀菌剂,5天后再喷施治疗剂。可以选择:霜脲锰锌、烯酰吗啉、甲霜锰锌、氟吗啉、烯酰霜脲氰、氰霜唑、氟啶胺等+叶枯唑、春雷霉素、乙蒜素、辛菌胺等药剂+海藻酸(黄腐酸、甲壳素肥)或者氨基寡糖素等喷雾防治,5天后再喷施一遍。

    5.“编号3970366”问:菜苗为了防冻能不能喷食盐?

    农医生答:不能。首先是没有效果,其次是控制不好浓度,会造成叶片细胞失水发蔫,反而造成损失。防止冷害可以增加覆盖物,提高保温措施;如果无法增加覆盖物的话,建议用海藻精原粉(碧护、芸苔素内酯、复硝酚钠等植物调节剂)或氨基酸叶面肥加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株抗逆性。一定要在冻害来临之前喷施1-2次,冻害当天可以再喷施一次,增加细胞液的浓度,提高抗性,但是温度降到-3℃以下时,还是选择覆棚膜保暖。

    6.“编号8458264”问:茄子长出的新叶都这样,怎么回事?

    农医生答:茄子心叶发黄,受天气因素影响,光合产物不足,土壤过干或过湿,根系吸收不良导致的缺铁现象,可以喷施硼铁锌微量元素叶面肥或复合微肥+芸苔素内酯调节,冲施黄腐酸钾或微生物菌肥配合大量元素水溶肥改善。

    7.“痛定思痛”问:近日的阴雨天,大棚西红柿能抹花或者打治白粉虱的药和施叶面肥吗?

    农医生答:可以沾花,但注意时间和浓度,否则易出现畸形果;不要打药和施叶面肥,白粉風不严重,可用黄板沾。沾花最好在上午9-11点进行,阴天棚内湿度大易得灰霉病,沾花时带药。做法是第一穗果开花时,在配好的2,4-D或防落素稀释液中加入0.1%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50%异菌脲或咯菌腈进行沾花或涂抹,使花器着药。

    8.“金色年华”问:桃树根部长了疙瘩,是什么病害?

    农医生答:桃树根瘤病,会严重影响植株长势,如果树势太弱可以直接刨掉。治疗的话可以刮掉病瘤,涂抹辛菌胺或腐植酸铜保护伤口促进愈合,再用农用链霉素或络氨铜配合黄腐酸或腐植酸肥一起灌根。

    9.“生命的美丽”问:芹菜叶片全部出现水渍斑,这是啥病?

    农医生答:芹菜叶斑病,也称早疫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为害叶柄和茎。做好提前预防可以避免此病的发生,一般种植稠密,棚内高温、高湿时发生严重,可以选择:苯甲嘧菌酯、苯醚丙环唑、戊唑醇肟菌酯等药剂先进行防治,5天后再用甲托异菌脲、苯醚多抗或者百菌清、松脂酸铜等药剂进行保护,基本就能控制不蔓延,还要注意增加磷钾肥和中微量元素肥的补充。

    10.“编号3758911”问:油菜根庸肿,什么情况?

    农医生答:这是油菜根肿病,是一种土传真菌病害。防治该病一要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5年以上;二要及时拔除病株,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病穴用生石灰消毒;三是在移栽时用枯草芽孢杆菌、甲霜灵锰锌、百菌清灌根防病。现在已经发病的需要拔出,剩余的要灌根处理,可以选择:恶霉福美双、烯酰·福美双、恶唑菌酮·锰锌、烯酰吗啉等药剂防治,每隔7-10天灌一次,视病情2-3次。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