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10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信息化服务是智慧农业关键需求

□《中国农资》记者 贾然然

    当前,我国的农化服务模式与对象已经发生了实质性变化。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农业生产集约化以及农场主的涌现,肥料生产企业所面临的终端用户已经从单一的农户转向专业用肥大户,产品应用过程中的服务已经不再是概念的炒作或是单纯的价格竞争,能适应现代化农业、与时俱进的农化服务成为企业争相占领肥料市场的又一有力武器。

    现代农业种植主体需要哪些服务模式?传统的农化服务又将经历怎样的变革?在精准农业的运用模式中,如何顺势而为,将农化服务工作做精、做实……一系列问题都是农资行业当下关注的重中之重。为此,记者在第六届全国农化服务工作年会上,采访了业内人士,共同为如何做好精准农业服务献言献策。

    多种为农服务新方式涌现

    目前,我国肥料行业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新型农民正在崛起,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也在加速孕育。许多具有高瞻远瞩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正在全新为农服务模式,都在朝着“精准化、定制化、全程服务化”的方式发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农化服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秘书长李光则认为,农化服务是现代农业的时代产物,具有深远的发展前景,传统的农化服务方式需改良升级,与时俱进。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主任杜昌文表示,“农业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播种到收获,要做出40个以上的决策,如品种、耕作、施肥、植保等,突出个性,忽视整体,缺乏专业的农化服务意识。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手段,但我国阻碍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现代化信息服务。未来,‘专业知识+信息化服务’是科学种植的基础。”杜昌文举例说,“在欧美发达国家,特别是被称为欧洲‘后花园’的以色列,土壤、气候只是有利养分高效利用,不是高效利用的必要条件,而精准信息化服务管理则是必要条件。”

    多种多样的现代农业服务组织正在逐渐兴起,而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讲述的“以田小二基于手机端3s技术的智慧农业”项目吸引记者注意。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亚非介绍,农业APP软件田小二是智慧农业服务的时代产物。田小二APP定位农田为基础,一方面实现测土配方,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土壤信息数据库。广泛开展配方肥试验示范,农业专家下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施肥。

    精准服务

    需现代化信息支撑

    多种多样的新型服务方式层出不穷,但在专家、农户眼里,什么样的农化服务更接地气、更能在应用过程中实用才是最好的。杜昌文认为,精准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而精准农业的核心则是精准施肥,即养分的高效利用,在这过程中,必须结合现代信息化农业服务。据了解,目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提出“精准施肥技术体系”的概念,要想让养分充分高效利用,不仅需要合适的肥料品种、土壤养分信息、作物需求规律,还需要外围环境因素,即温度、降雨、光照等。杜昌文说,这些外部环境信息的获取途径以及方式成为现代新型农业生产体系的最新服务方式,从而真正实现精准高效。

    王亚非介绍,田小二APP引进瑞士ebee农业无人机,对大农场进行航拍,帮助建立农场电子地图,土壤属性图,根据航拍图片分析,提供作物病虫害预报。将农业大数据应用到农业中,帮助农户来充分利用农场中的每一亩土地。“年复一年,靠天吃饭的农民都饱受各种变数和种植风险。目前,田小二APP汇集了2006年到2016年间的日值气象数据和2005年至今的国际测土配方基础土壤数据。现在只需要通过田小二软件圈定自己农田,通过GPS定位,就能精准地给农户推送土壤基础数据和天气情况,并帮助农户在限定的日期内进行资源配置调整;还能帮助农户记录每季作物农事操作过程,未来还能提供种植作物价格走势信息,让种植变得简单。”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农化服务办公室主任、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名誉会长王印海表示,目前,农化服务模式与对象已经发生变化,能适应现代化农业、与时俱进的农化服务成为企业争相占领肥料市场的又一有力武器。但企业在找寻、升级农化服务的过程中不能盲目,要根据企业自身特性进行量身定制,既要突出企业发展理念,又要将现代农化服务与传统区别开,并将互联网思维充分体现在服务过程,使农户既能得到信息的有效预警,又能更好地运用信息化服务。

    王印海还表示,下一步,农化办在精准服务方面的工作重心将有所调整。他希望对分散的农化服务进行系统化整合,形成统一化的模式、形成产业化的服务链条,让农化服务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成为真正能指导农户施肥用药的科学理念。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