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10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精准施肥,迈入数字化时代
2016中国数字化施肥技术创新发展论坛在济南召开
《中国农资》记者 宋安勇

    如何实现肥料的精准投放?如何降低施肥成本实现农业“减施增效”?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当今的农资人面前。10月19日,“2016中国数字化施肥技术创新发展论坛”在济南召开。论坛由中国绿色生态环境修护联盟与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共同主办,点豆农业链电商服务平台联合主办。来自山东、河南、河北、江苏、东北地区的复合肥生产企业、农资经销商、农资电商服务平台代表和农场主约300余人参会。本次会议围绕“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主题,紧扣“十三五”中国肥料发展方向,通过专家主题演讲、施肥模式点评、代表提问等互动形式,对数字化施肥、智能配肥模式(站)及其应用成果进行分享与研讨。与会代表还围绕肥料逆市下经销商如何转型升级展开对话。

    中国绿色生态环境修护联盟秘书长、农之声传媒总经理李霞在致辞中表示,召开这次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突破性的行业盛会,对推动数字化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减少施肥量、降低农民农业生产投入,保证国家粮食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区划所所长王道龙认为,当前,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凸出,农业部制定了“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提出到2020年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科技部也正组织实施化肥农药减施增效重点科技专项。如何平衡粮食与生态安全、食品安全间的关系?数字化施肥理论的提出与实践必将推进智慧农业的发展和品牌农业的建设。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树清从新型肥料发展与作物优质高产的专题报告中,强调了数字化施肥理论将有助于精准施肥的推进和高效、节约、生态农业的发展。他认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而研究不同生态类型土壤、作物轮作模式下耕作与施肥技术,通过“良肥与良种、良法”相配套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国家测土施肥中心实验室主任、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组专家、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白由路认为,精准农业是按照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精细准确地调整各项肥料的数量、种类或比例,最大限度地优化肥料投入,以获取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同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他强调,精准农业需要技术支撑,包括信息的采集和技术处理。施肥模式是基于3S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精准施肥模式,发展数字化农业有助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廖宗文从量比线性极点施肥理论与技术,阐明了对百年经典施肥理论的思考和分享了探索的新成果。他认为,量比线性极点施肥创新理论技术是对传统意义上的测土配方施肥的创新,是融合也是促进,但创新技术在实践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潜力,应继续完善和提高。

    点豆农业链电商服务平台董事长刘峰表示,“点豆肥吧”是响应国家化肥零增长与测土配方施肥政策而建立的数字化智能化配肥站,其最大的优点是将肥料加工厂搬到农民家门口,让肥料的加工与使用减少了中间环节,回归其本质,在实现“私人定制”和精准施肥的同时,推动农业迈向4.0时代。点豆商学院院长、首席营销官邹磊为与会代表剖析了农资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认为发展以智能配肥为基础的数字化施肥技术将为困惑的化肥市场带来生机。在谈到“点豆肥吧”加盟情况时,邹磊强调,现在点豆肥吧发展迅速,带动一大批厂家、代理商、经销商转型。

    在本次论坛上,点豆农业链电商服务平台下辖的点豆商学院还为五位专家颁发了专家聘书。国家学位委员会委员、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潘根兴还特意发来了《数字化施肥技术减肥节本与减少氮排放的理论实践》的视频报告。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