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0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精准扶贫关键在找“贫因”

□ 郭兆熊

    在我国,干什么事是不是热门,是不是发展方向,更大程度上,一看国家有没有针对性政策,二看国家没有没专项补贴资金。2014年时距2020年还有不到6年时间,要确保7000多万人全部如期脱贫,任务非常重。所以中央提出精准扶贫工程,有扶贫办的同志说了这样一句值得玩味的话:“扶贫工作,就像点穴治病。我们实施的‘点穴式’扶贫,避免了盲目性,提高了精准度,取得明显成效。”既然是治疗,那么就要明白,在这场扶贫“治病”行动中,我们治的是什么病,治的是哪些人的病?

    既然是治病,政策是治病思路,国家也罗列了十项工程,这是治病的手段。其实最关键、最难的是找到“贫困”这个病因。只有深入调研当地贫困的原因,找到解决贫困原因的办法,这才是真正的精准扶贫。然后在脱贫的具体实施上,也要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一味向外学习。

    今年也关注了一些精准扶贫的会议,有的是推广种植构树,搞养殖业;有的是引进新奇特农产品,搞特色农产品种植;有的是打着电商下乡扶贫的旗号等。真不知道这阵扶贫风吹过后,当地的农民能真正的摆脱贫困吗?

    大家都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知道在国家扶贫资金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精准扶贫到底扶起来多少当地的贫困户,让多少贫困户真正的有了造富的能力。就算那些接受了培训的农户去种植了新奇特农产品,那么他们能不能销售出去呢?就算他们搞了种植养殖一体化,他们养殖的产品能不能卖个好价钱呢?把扶贫安排到具体负责人是好事,可是他们带着项目,带着资金去了,是给当地贫困户脱贫的技能呢?还是一时热闹,为了完成任务呢?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我们治病,主要是用治疗手段将我们身体内部免疫功能调动起来,从而自身去战胜病症。病不是被医生治好的,而是经过医生的引导和干预让我们自己的身体恢复健康的。同理我们扶贫也不是国家治好的,要通过种种手段,各类人才配套,让贫困群众自己创造财富,自己脱贫才是根本。

    精准扶贫是场艰巨的战争,完全靠政策和补贴资金让它热起来,能否如期实现脱贫,那要看参与者的出发点了。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我们农资行业也会有很多企业参与其中,到时候能不能通过自己的优势帮助贫困户具有脱贫能力,那可不是吹出来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