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奶奶带月饼
□ 安徽铜陵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吴福堂
中秋节快到了,单位发了一盒月饼。我想做节礼送给娘。今天一早,我打算分三步走:先送儿子去学校,再把月饼送到娘家,然后再去上班。
出门时,按习惯,我顺手把厨房的垃圾袋提上,准备扔到楼下的垃圾车里。我在锁门,儿子只顾自己往前跑。我大声喝住他,令他把垃圾拎下楼。儿子很不情愿地回转身,一边啜着早餐奶,一边嘟哝道:“我吃东西时你还让我拎垃圾,不人道!”想想儿子说的也对,便换了一只袋子,我提垃圾,递给他的是装月饼的干净马甲袋。
到了学校门口,要跟儿子分手了。我问儿子,要你拎的塑料袋呢?儿子说:“一下楼,我跟在你屁股后面扔到垃圾车里了呀,老爸,你不会要我把家里的垃圾带到学校吧。”我气急败坏地骂道:“那是送给你奶奶的月饼!叫你拎个袋子都拎不好!”儿子委屈地说:“你又没讲清楚,我只当是垃圾。”
哎?倒是我的错了。我一挥手:“先上学,回家再收拾你,晚上要让你的头上长一个像八月十五月亮一样圆、一样大的包。”
看看时间还早,我回头去寻月饼。垃圾车还停在楼道口。儿子扔的那盒月饼还在那车里。啊,咱村真是民风淳朴、道不拾遗啊!我兴奋地扑过去,把马甲袋去掉,还好,还好,月饼盒没有弄脏。咱爹在世时说过,粮食能吃不能糟,何况月饼乎!
只是有点对不住我娘了。中秋佳节,我从垃圾堆里扒了盒月饼送她。要怪就怪她孙子吧,是他糟贱了他奶奶的月饼。但愿别败了老人家的胃口。
思乡
□ 太化股份合成氨分公司 王若群
傍晚,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一轮明月跃出山巅,
悄悄挂上楼前的树梢,
中秋明月,
倒影在清澈的湖水中,
漂映着人们祈盼团圆的思绪。
山高水长,天涯海角,
圆圆中秋月,最是故乡明。
月饼、葡萄、苹果一股脑地摆上桌,
祭拜月神,期盼丰收,
更祝福忙碌劳作的人,
团团圆圆,和谐永随……
身居他乡,
每逢中秋,想念远方的父母、亲人。
伴着相思泪,
把一口月饼咽下,
放纵着吃月饼盼团圆的思绪。
中秋相聚,
紧挨着母亲坐在窗前,望着明月,
咀嚼、品味着新打的月饼,
听着母亲诉说家乡的变化,
圆圆的明月、甜甜的月饼,
把浓浓的爱意和祝福传递。
月有阴晴圆缺,岁月仍将继续,
我把新的希望和古老的传说一道,
蕴含在甜甜的月饼中,
潜藏在中秋的明月里。
一封家书
□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甘 瑶
“妈,您不要老为儿子的婚事操心,我工作才一年多,等以后有成就了,工资高了,一定给您带个儿媳妇回来。”——富升公司设备科设备员,十堰郧西人。
“爸,您少喝点酒,少抽点烟,多买点好吃的,对自己大方点,儿子现在也开始挣钱了,你们还有我,我以后会养你们的。”——锦纶公司己内酰胺车间肟化主操向龙,武汉汉川人。
“老妈你的腰还疼得厉害吗?年前我会回来带你去看看,我在外面认识了一个很厉害的医生,很多朋友都让他治好了,应该有效果。”——销售九部部长助理刘志义,吉林昌邑人。
这些都是三宁的员工在“中秋节家书千里传情”活动中,给家里的亲人手写的一封封书信。
在微信、邮件、QQ等互联网通信工具占据我们的生活时,写信、收信似乎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但就是在这个花好月圆的时节,三宁的年轻人却拿起纸墨,在字里行间娓娓叙述着平日里讲不出的深情,抒发对父母的感恩、思念、热爱、愧疚之情。
这些平日里整日与设备、工艺操作打交道的“粗爷们儿”一下子变得多情真挚,显现出温情和细腻的一面。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盒“感恩月”是三宁对员工家属的祝福,一封“感恩信”是子女对父母的深情,我们畅想着等到9月15日的夜晚,当我们坚守岗位精心操作时,父母亲人们不再是在电话的那一头听一听我们的声音,不再是二老独守空院观望明月,他们会一遍又一遍读着那一封封有着我们余温的书信,浮动心底的脆弱与温饶,为远方的我们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