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9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植保知识大讲堂


    1.“编号5712453”问:这是魔芋软腐病吗?闻病株有臭味,而且茎秆全部腐烂掉了。

    农医生答:是,有臭味就是细菌性病害感染引起的,现在田间已经发生较严重,即使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需要把植株全部清理干净。可用含铜制剂、6%春雷霉素、2%中生菌素、2.3%辛菌胺、20%叶枯唑或枯草芽孢杆菌等药剂进行处理土壤和剩余植株,喷雾加淋兜,同时适当补充一些钙肥。在以后管理中,一定要避免重复使用氮肥,避免人为造成植株伤口,喷药时增加钙肥的使用,雨前记得喷药保护。

    2. “农资小男孩”问:叶片干枯,这个大蒜苗怎么了?

    农医生答:这应该是大蒜疫病引起的,建议用69%烯酰吗啉·锰锌、39%精甲霜灵·嘧菌酯、56%三乙膦酸铝、50%嘧菌酯、70%丙森锌等药剂进行保护。像图片上的情况,再用50%烯酰吗啉、72%霜脲·锰锌、氟吗啉、50%氰霜唑等治疗剂进行防治,轮换用药,同时可用39%甲霜灵或50%福美双冲施,淋根最好冲施一亩地1-2公斤即可。

    3.“农资经营”问:水稻已经大打苞了,这禾叶是怎么回事?

    农医生答:这是稻水象甲危害叶片造成的症状,一般成虫啃食水稻叶片上表皮和叶肉,仅剩表皮,于叶尖、叶缘及沿叶脉方向形成宽约0.9毫米的白色长条状斑痕,影响光合作用。 防治稻水象甲危害,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或噻虫嗪于傍晚喷雾防治。

    4.“水寒”问:请问豆饼上地里深耕,半月后种作物可以吗?

    农医生答:直接把豆饼上地里是不行的,必须要经过高温腐熟后再使用。常用腐熟豆饼肥方法:把豆饼粉碎后用水拌湿,可手握可成团时,加入EM菌堆积,用塑料布覆盖密封,自然发酵20-30天就可完全腐熟,等腐熟后再施入地里。

    5.“编号5712453”问:这是柑橘日灼病吗?如何治疗?

    农医生答:是的,一般7月份开始出现,8-9月份发生最多。幼龄结果树在生理落果结束时促放夏稍,以稍遮果,可减轻日灼程度。在高温干旱期也可利用水源定期喷水保持土壤水分,提高相对湿度,降低气温。检查果园发现受害果实时,可用白纸粘贴受害部位或涂石灰乳,对轻度受害果实可恢复正常。

    6.“编号4631161”问:甜瓜叶片皱缩是什么病?

    农医生答:这个甜瓜叶片皱缩不展,叶片黝黑发亮,生长均衡,无病害侵染症状,多因温度不稳定而引起的叶片生理性问题。总的来说还算正常,无碍不必过度防治,后期喷点钙硼微肥,预防好病虫害即可。

    7.“编号5712453”问:这是核桃根腐病吗?如何治疗?

    农医生答:是的。首先要注意改良土壤,增加土壤透气性,避免过涝沤根和肥害烧根现象。土壤含水量过高、土壤板结通气不良、干旱、缺肥、结果过多、杂草丛生以及其它病虫为害严重等导致果树根系衰弱的各种因素,都是诱发病害的重要条件。防治方法:一是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增施有机肥和草木灰,防止土壤板结,调节栽植深度,刨根晾墒,开沟排水,促进根系通气。撒施草木灰、生石灰或适量硫酸亚铁于根际土壤,抑制病害发生。二是对树势极度衰弱者进行灌根。灌根有效的药剂有40%恶霉·甲霜水剂500倍液和生根剂,每株浇灌药液1-2公斤,也可用枯草芽孢杆菌或56%三乙膦酸铝锰锌等灌根防治。

    8.“编号0379266”问:我家的金橘树怎么啦?看着像缺水,可是这每天浇水也没见起色。

    农医生答:是过度浇水造成的根系沤根现象,养盆景不能太勤浇水。加上高温天气,蒸腾大根系差,造成叶片失水。建议不要过度浇水,放到通风阴凉处,或避免强阳光直射的地方,等土壤稍微变干后,再用黄腐酸或枯草芽孢杆菌+粉红链孢囊菌浇根处理,促进根系发育和生长。

    9. “编号4729761”问:葡萄粒如何解决发软问题?

    农医生答:葡萄发软主要原因是产量过高营养不良;施肥不均衡,氮肥过多、磷钾不足、严重缺钙;有机质缺乏,土壤有肥没力;没有温差,糖分没法积累从而形成软果。建议基肥底肥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进行调节土壤中大中量元素的比例,合理负载,增施磷钾肥和钙镁肥,控制新稍旺长等措施进行缓解,让植株健康起来。

    10.“编号1978062”问:辣椒上这是什么虫子?

    农医生答:这是蚜虫和白粉虱危害,绿色的是蚜虫,白色的是白粉虱。防治建议选用高氯·噻虫嗪加丁硫克百威或烯啶吡蚜酮、呋虫胺、啶虫脒复配功夫菊酯、联苯菊酯噻虫啉复配、螺虫乙酯或吡丙醚加噻虫啉复配或者乙基多杀菌素加呋虫胺等。针对白粉虱身上有蜡质层,药液不容易接触到虫体的特点,在虫量较多时用药必须添加有机硅助剂或矿物油,以便药剂渗入虫体起作用刺吸式口器害虫防治。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