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6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消库存、降开工率成为企业应对市场的主要手段

□《中国农资》记者 张高科

    本期嘉宾:

    山东联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磷复肥公司副总经理   毛冠之

    嘉宾观点:

    目前各复合肥企业之所以观望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原料价格呈现下滑走势,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钾肥大合同未定,市场不明朗,所以复合肥企业不敢采购原料。由于产量严重过剩,企业只能通过消耗库存、降低开工率去应对。

    化肥价格仍在探底

    进入6月下旬,市场正值用肥旺季,但各化肥品种价格却依然呈现跌势。“目前尿素的主流出厂价格已经跌至1220元/吨,58%的一铵的湖北送到山东价格也已经跌至1850元/吨。虽然市场处于旺季,但对于企业来说,旺季已经结束。” 山东联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磷复肥公司副总经理毛冠之无奈地表示。

    毛冠之认为,目前的化肥价格仍在探底,所以经销商和复合肥企业均不敢大量采购原料,这也使得市场的观望情绪加剧。“目前的市场已经不是价格问题,由于化肥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夏季市场农民购肥理智,经销商采购谨慎,困难也只能是生产企业去扛。今年夏季化肥市场在跌势中即将结束,总体来说,尿素价依然是夏季用肥市场的首选。尿素的到站价仅有1300元/吨,而高氮复合肥的价格虽然也不高,已经降至1800元/吨,但市场的接受程度却并不好,这也就导致了复合肥企业的运行困难。”

    市场关注钾肥大合同

    虽然目前正值用肥旺季,但对生产企业来说,旺季已经结束,价格的持续下跌使得各化肥企业不得不以清理库存、降低开工率去应对。毛冠之表示,目前各复合肥企业之所以观望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原料价格呈现下滑走势,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钾肥大合同未定,市场不明朗,所以企业不敢采购。

    近期,中国钾肥进口大合同谈判再度成为业界舆论关注的焦点。据了解,2016年度大合同谈判已经正式启动,国际供应商有意愿以250美元/吨的到岸价向我国供应氯化钾,目前双方谈判仍在继续,但进展并非一帆风顺,价格仍为双方关键分歧。

    “2016年中国钾肥大合同价格将从去年的315美元/吨大幅下跌至240美元/吨。但目前国内市场的接受度并不高,这也是大合同推迟的主要因素,目前市场传闻大合同的价格很可能会低于200美元/吨,一旦价格确定,对于国内市场来说仍是利空。” 毛冠之表示,目前国内的62%含量的氯化钾价格市场报价1980元/吨,如果大合同价格低于200美元/吨的话,折合国内价格仅有1800元/吨,大大低于目前的国内价格,势必会造成市场的恐慌。

    从国际钾肥市场来看,近期基本呈现稳中略有回落态势,国际钾肥主产区离岸价格均出现5-10美元/吨下滑。东南亚地区标准氯化钾散货到岸价滑落至240美元/吨。业内预计2016年中国钾肥进口大合同价格将会锁定在210美元/吨左右。统计数据表明,2015年中国结转库存量超过500万吨。截至2016年4月底,中国沿海主要港口钾肥库存量约200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0.8%。综合判断,国内钾肥库存压力尚在,一旦钾肥大合同签订,不论价格高低,肯定将有大量新货源涌入,供需矛盾再度升级,难免会再次引发价格下跌,这也将会对国内化肥市场造成巨大冲击。

    后期预期难言乐观

    目前各品种的价格已经至低位,但面对后市,毛冠之认为,由于各品种都呈现过剩状态,所以后期预期难言乐观。“如果7月中下旬,钾肥大合同能够确定下来的话,原料价格将逐步明朗,复合肥企业也开始准备秋季肥,但从目前市场来看,由于出口受阻,国内市场旺季不旺,所以化肥价格仍有下滑的可能性,预计7月中旬价格可能会止跌企稳。”

    面对目前的市场,企业也没有更好的手段去应对。毛冠之表示,今年夏粮再获丰收,粮食价格上不去,经济作物的价格也在低位徘徊,所以目前的农民种植积极性并不高;由于产量严重过剩,企业只能通过消耗库存、降低开工率去应对。而对于复合肥企业来说,市场不好的时候可以选择停产,一旦市场好转,一天的生产量即可达到2000-3000吨,所以说如何化解复合肥行业的产能过剩仍是未来市场的一个难题。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