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企业探路


郭 鹤
董金锋
黄海钧
王 超

    农商1号副总裁  郭 鹤

    农商1号  为改变而来

     电商将会助力农资行业下一次腾飞,农资行业也将成为电商革命的另外一个阵地。农资市场空间估计有15000亿元,其中化肥8000亿元,农药3000亿元,农机4000亿元,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

    很多农资品牌做电商都遇到线上平台和线下渠道左右互搏的问题,甚至是价格冲突,而平台建起来了,又不知道怎么维护,加上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集客成本很高,留存率很低,不知道怎么解决。农商1号的经验就是,做好核心竞争力:全、好、专、省。农商1号自有商品电商专供渠道的产品开发,同时在每一个行业,种、肥、药等Top20品牌中选择,让这些品牌在农商1号线上平台销售,还有专业的采购团队进行质量把关,平台还能减少销售链条,让利农民。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现有经销商体系的改造将是传统企业拥抱电商的一个必由之路。原来县级经销商赚钱的方式无非是竞销差价,未来农商1号的模式是让县级成为一个库存仓储中心,经销商的后台和农商1号的后台相打通,共享联动商品的种类和库存数量。当地村里的一个农户下一个订单,后台直接可以看到,然后进行物流配货等服务。原来的村站基本上是坐在家里卖东西,现在要转变成行商的角色。原来是卖出一袋化肥赚几块钱,现在要变成以营销佣金为主、经销差价为辅的体系。

    传统电商的集客方式,包括品牌轰炸和线上流量购买,这种纯“空军”的玩法对于农资电商和农村的消费者来说,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要有“陆军”,例如线下地推活动、线下的营销体系等。三个月的时间里,农商1号开发了4600个村站。可以设想,如果这4600个村站每天都拿着宣传单、促销单和礼券跟他亲戚朋友说在这个网站买东西便宜,质量有保证,那将比企业现有的营销团队都要庞大,效果都要好。这有口碑在里面,有关系在里面,是强营销,而不是弱营销。

    农商1号期待与更多优质的品牌商合作,未来五年的目标,是布局100个区域,1000个县级中心,1万个合伙人和10万个村站,发展1000万的优质会员。


    北京易动纷享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黄海钧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战略

    2015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拐点,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时代,我们的农业也面临一个全新拐点。探讨未来的中国新农业,一定是强调新的农村电商,农村互联网金融或者基于农村形成的更为庞大的互联网产业。

    “互联网+”国家行动计划有其形成的客观的因素。中国政府对农村市场、农业方面的重视,代表国家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导向。所以,“互联网+”更多的是解决产业互联网,而不是消费互联网,更多的是强化我们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跟我们的服务业之间的联系和融合。

    互联网的优势核心是效率优势,效率来自于连接。所以,互联网本质是连接,这种连接来自于虚拟化,包括组织内部的连接和连接型的企业。于农资企业来讲,连接核心是在于企业是否虚拟化。原来的企业是一个实体的组织,有空间跟时间的限制。互联网的介入使公司虚拟化,公司成为一个符号。我们手机上买种子,就已经把货架、产品虚拟化,个体的虚拟化导致了企业组织的虚拟化,包括整个经销体系、员工体系虚拟化,虚拟化产生了高效的连接。全员在线,信息在线,上下游的连接更高效、更敏捷。

    农资企业的精准营销、精准的服务一定是来自数据。企业进化成服务商,服务商的本质就是提供贴心的智慧服务,而所有智慧的服务都来自于数据。金融服务贯穿于农业产业链的全流程。

    农资产业链会是未来工作的一个最主要的方向。通过产业链,也逐渐了解到各地农业的生产状况。未来的农村金融服务操作方式有两种,一种纯粹通过外部手段为产业链相关的企业或者人群提供金融服务,而另一种就是真正进入到产业链当中去,寻找产业链内的合作伙伴。我们有专业知识、服务能力,同时也有服务农村的情怀和开放的合作态度,希望能够为农业生产建设,包括农村的信用体系建设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山东丰信农业服务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   董金锋

    电商时代,丰信做农民身边的朋友

    农资市场最显著的两个特点表现为刚需和低频。在刚需市场的前提下,传统电商的玩法,靠低价引流,低价做增量,风险是非常大的。另外,农资是低频的,很多农药和肥料一年才用一次,这就意味着很难在用户终端形成产品品牌,可能的情况是大部分品牌是建立在渠道中,而不是在农民心中。针对这些前提,我认为电商要面对最终用户,电商其实就是零售商。做互联网,常说的“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单”的情况,在农资市场中,往往羊毛拔完了,最后没找到猪,更没找到狗,这可能是一个非常客观的情况。传统电商的玩法靠低价是无效的,可以做到临时性的,但是做不到收益的可持续,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

    农资的最终用户不是农民,而是庄稼。真正需要农资的最终用户,不是农民,是庄稼,大多数农民其实不太懂农资。另外,农民不是不上网,农民上网很多,但是农资网购非常少。原因是传统的零售商和传统渠道已经让农民足够方便了。

    农民只需要的是一个丰收的保障,也就是说,如果能保证丰收的话,不用药,不用肥他最高兴。因为农资不是个消费品,而是一个投入品,农民要算投入产出比。所以,传统的农资销售和农民的关系是持续对立的。做农资,希望卖的越多挣得越多,但是农民的角度希望用得越少越好。

    农资只是个载体,从生意的角度,最终还要看对行业商业价值的贡献率。农资这个大盘子是非常大的蛋糕,钱一定要去赚,但是如果仅仅以卖农资的方法赚钱基本上难度非常大,金融链条做得再长也没有用,是时候换个方式了。

    丰信农业开辟了一条农资连锁的新思路,用中频的农业服务覆盖低频的农资零售。整个公司的理念,体现以创造价值为核心的商业逻辑,无论是供应商也好,还是经销商也好,通过丰信模式都能让做生意卖农资更简单,丰信可以做到与现有的生产厂家和传统农资经销商无界限合作共赢。


    北京易动纷享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王 超

    “互联网+”农业的思维升级

    首先,客户是最重要的资源。其次,营销仍然是最重要的职能。再次,创新会变成最主要的能力。这是一个百分之百移动的时代,沟通的工具、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互联网就能处理任何事情。

    为真正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构建一个围绕销售的协同体系。德鲁克说过一句话“除非销售发生,否则一切都没有发生”。企业靠的是销售额和盈利,销售管理工具用指令、审批,包括技术通讯的工具来对员工的执行做支撑,并收集员工的行为数据,有助于领导层分析、归纳出合理的工作计划。此外企业还应该重视对客户的服务,一方面是客户资源的收录,另一方面是对下游代理商的管理和协助。移动销售管理工具帮助企业随时随地看到销售一线的情况,并在第一时间对合作商家进行指导。企业对客户资源的管理能有效地留存资源,并且跟踪客户情况,建立围绕销售的协同体系使我们的组织效率倍增。

    “互联网+”的思维升级,有三点最本质、最核心的。第一是沟通。以往的沟通方式发生改变,我们必须要去主动适应,并且寻找更好的沟通方式。一种叫即时沟通,打电话、QQ、微信交流,一种叫非即时沟通,即通过日志、分享,沉淀下经过大脑处理后的、能够反映问题本质的信息。第二是数据。数据改变企业的未来。不去思考数据化,我们就会走向衰落,全世界都在数据化,用数据指导生产、指导营销、指导管理,如果我们不能做到,那就是落后,落后必然会走向衰亡。第三是文化。文化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现在的员工骨干都是80、90后,现代人除了为丰衣足食而努力,还需要在精神层面得到满足。对于农资企业的领导来说,过去的管理方式亟需改进,企业的文化也需要合理重塑,因为面向未来的企业才是有希望的企业。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