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供销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国生
打造供销e家电子商务平台
供销e家定位于供销社系统的电子商务发展总平台,即“互联网+供销社”。今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党中央国务院对供销合作社发展电子商务非常关注,非常期望供销社能发挥自己的网点和体系优势,搭建好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全国平台——供销e家,真正打造出一个涉农的电子商务的国家队。
围绕着供销社传统的四大金融服务领域,供销e家搭建了一个电子商务的综合服务平台,并于9月26日上线试运营,计划11月初正式运营。平台零售板块包括农产品进城、农资商城、日用品商城、废旧物资回收交易、土地流转交易等;批发板块涵盖农产品、农资、再生资源的批发交易等。平台还搭建了区域大宗的农产品交易中心,计划在全国七大区域布局搭建区域性的农产品交易服务中心。此外,平台还非常注重服务功能,上线了包括便民的金融服务、为农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及信息服务和其他便民服务。
农资零售商城的产品涉及种子、肥料、农药、农膜、农机具,服务包括测土配肥、庄稼医院等,充分遵循产地化、属地化要求。供销社的双线运行机制,包括业务管理指导体系和经营服务网络体系,使供销社在产品质量管理上有先天优势。农资零售商城目前接受厂商和一级代理商入驻,也对农资产品的质量与服务提出较高要求。批发商城主要面对企业,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可以在批发商城上开店,发布供求信息。批发商城致力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尽量缩短供应链和产业链。
农信社的网点有8万多个,与平台也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供销e家平台希望借助合作,将金融服务触角延伸到村级,让农民享受更多的便利。而供销e家的批发平台、大宗平台、零售平台都可以开展各种层次的金融服务。农业适度规模化为下一步农村涉农贷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的改变,也为农村的金融风险防范提供了很好的路径和方法。
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云支付中心总经理 齐亚斌
农金机构助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作为一个金融实体,农信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第一,2014年末农信社资产总额达22万亿元,现在几乎所有农村成人都有农信社银行卡账户;第二,农信社拥有8万个网点,占全国银行总数的1/3,可以直接办理存折的存取现;第三,2015年农信社涉农贷款7.5亿元,占全部贷款的65%,在消费贷款方面,主要有网商银行、手机银行等贷款渠道。
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把全国46个数据中心,2300多家银行,8万个网点连接到一块,对外提供信息服务。2010年7月份完成线下一体化,2014年初开始线上一体化的工程,建立一个统一的支付渠道,把所有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快捷支付整合起来,实现所谓的线上一体化。目前正在与京东对接,对接之后所有农信的客户只要有账户的都可以在京东采购商品之后,直接进行相应的电子支付。
第三方支付改变了我们一些生活方式,某种程度上这个方式应该是银行金融服务的补充,农信银目前也在跟一些第三方支付对接,所有的农资客户可以利用第三方工具做支付,像支付宝、腾讯、财付通、快捷支付,还有其他的第三方合作,现在也有很多这样的合作,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实际上银行做电商其实就是做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便利,并不是要挣利差。希望做商贸的企业来入驻利农商城销售商品,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帮助支付结算,银行做电商商品分两种,一种实务商品,一种金融商品,金融商品就是理财产品、基金等等,为客户提供金融产品的服务,再有就是为企业销售提供支付结算服务,这是银行做电商的目的。
另一个想法是销售农资产品的企业入驻商城,农民可以直接购买生产资料,如果没有资金银行也可以提供相应的贷款扶持,这个平台的作用就是为客户提供这样一个商品购买的便利。
京东农资电商部总监 范天阳
京东农资电商力布全局
作为一个拥有4000万种商品的购物网站,京东希望以农民必须要买的农资作为一个切口,把所有的商品都销售给农民。
京东农资电商希望优化整个农资供应链渠道,寻找从生产厂商到农民的最优路径。同时,将线下传统的推广、物流、农技服务团队与京东的项目优化合并,创造更大的价值,让利于农民。但实际上这非常难做。农资市场有2.2万亿的规模,但是农资行业面临很多问题,包括信息不对称、标准化程度低、物流水平相对落后、金融资源不充分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低等。对于入驻京东的商家来说,可以知道店铺每一天的流量从哪里来,从手机来还是从电脑来,从手机的京东的APP还是从微信的流量入口,以及订单发给了谁,客户在什么时间段下的订单等。
对于质量保证,京东内部确定了六大品控措施。现阶段100%的种子企业都是厂商直接与京东合作;对于肥料而言,由于运输半径的限制,优先合作对象是厂商,同时厂商也会推荐线下经销商与京东合作。但是从数据反馈层面上来看,京东愿意跟厂商继续分享卖到每一个零售终端的消费群。虽然现在可能京东销售的量很小,但未来一定可以做到C2M反向定制。
京东希望利用京东强大的物流体系做一个封闭可追溯的供应链环节,现在有三种方式。一是种子,全部做入仓。二是协同仓,仓储存放可以选择京东仓或厂家仓,供应链配送由京东完成。三是化肥与农药的开放平台,为品牌方提供在京东开旗舰店的模式,为了提升客户体验,品牌厂商也可以选择利用京东配送完成后续服务。
京东和绝大多数电商网站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绝大多数做电商的,只搭建了电商平台,但京东完成了整个自营化电商的布局,中间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拆分。京东现在开通了600个县级服务中心,拥有10万名乡村推广员覆盖10万个行政村,自营覆盖了超过2050个区县,覆盖了国土面积的70%,京东有能力帮助企业在农资供应链发挥自己的效用。
宜信普惠农商贷总经理 许 超
农业产业链建设需要金融服务
从2006年开始创业,宜信普惠就一直从事P2P的相关业务。过去9年里,宜信在整体业务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从传统的P2P业务逐渐地拓展到普惠金融、财富管理和互联网金融。
宜信创立之初,公司高层就已经把通过P2P方式服务“三农”作为我们的创业理念之一。2014年,宜信发布了一个关于农村的大战略,我们叫做“一云一网”。“一云”是指通过我们多年来在农村积累的客户数据,对客户基础的生活行为、信用行为,包括金融行为进行分析,搭建一个针对农村的风险管控体系。“一网”指的是我们在农村组建工作团队。目前宜信在中国有1000多位同事在基层从事普惠金融相关的工作,我们也希望在未来的5年内建立1000家农村金融服务网点。
金融服务贯穿于农业产业链的全流程。产业链我们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产业链金融就是产业链内部的产业链金融,就是产业链不同环节之间自己形成的金融服务。第二部分是产业链外部的服务。例如宜信本身不在产业链当中,但是通过资金服务进入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为他们提供小额的信用资金的支持,这是外部产业链的服务。基于我们的研究,我们也做了一些针对农资产业链金融的实践。第三,通过我们“爱社员”网络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平台,帮助兰考县农村专业合作社完善财务和运营管理。
未来,农资产业链会是宜信工作的一个最主要的方向。通过产业链,我们也逐渐了解到各地农业的生产状况,与此同时,我们会把资金服务覆盖到农业产业链不同的环节。我认为,未来的农村金融服务操作方式有两种,一种纯粹通过外部手段为产业链相关的企业或者人群提供金融服务,而另一种就是真正进入到产业链当中去,寻找产业链内的合作伙伴。我们有专业知识、服务能力,同时也有服务农村的情怀和开放的合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