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10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药用量“零增长”为洛川苹果安全种植保驾护航
苹果病虫害减药应用技术培训班在陕西洛川开课
《中国农资》记者 汪 洋

洛川苹果长势喜人,众多观摩者拿出手机与果树拍照合影。
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副站长苏小记(左一)向农业部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钟天润(左二)介绍洛川苹果绿色防控和病虫害农药减量控害防治示范工作进展。

      金秋十月,果香四溢。10月9-10日,由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陕西省植物保护总站、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全国苹果病虫害农药减量控害应用技术培训班在陕西洛川开课。来自陕、晋、鲁、豫、甘、辽六省苹果主产区的相关植保专家、技术人员、专业化防治组织代表以及农资经销商共计180余人通过现场观摩和经验汇报的方式,围绕大力推进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提高苹果病虫害防治效果,保障果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等话题展开交流与探讨。

    小苹果 大产业

    指引植保新方向

    陕西洛川,素称“苹果之乡”。这里出产的苹果,素以色、香、味俱佳等优点而誉满四方,驰名中外。相关资料显示,陕西省果树面积1700多万亩,其中苹果近1000万亩,产量、面积、产值均居全国首位。其中,洛川县位于延安市南部,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陕北苹果的发祥地,自1947年引进栽植苹果以来,已经经过60多年的发展历史。

    “中国苹果的希望在陕西,陕西苹果的希望在洛川”。据苹果病虫害农药减量控害项目技术小组成员、陕西省洛川县植保站站长奚道峰介绍,洛川县耕地面积64万亩,其中苹果面积50万亩,人均3.1亩。2014年苹果品牌价值52.41亿元,位居全国农产品品牌价值第二。2014年苹果总产量84万吨,苹果总收入35亿元,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11784元的95%。

    “近年来,洛川县苹果树主要病害有早期落叶病、白粉病、腐烂病、苹果锈病;主要虫害有红蜘蛛、蚜虫、金纹细蛾和苹小卷叶蛾,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苹果业发展。”据奚道峰介绍,在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和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等相关单位的指导下,洛川建立了苹果病虫害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示范区,涉及110户果农,共计561.5亩。具体做法是:把植保与栽培、农机、气象等因素相结合,多管齐下,综合配套,采取增树势、减基数、准用药、改器械、重防治等关键技术,取得了明显效果。形成了苹果病虫害农药减量控害技术规程,为陕西乃至全国开展苹果病虫害农药减量使用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零增长”

    保障洛川苹果质量安全

    今年以来,农业部相继制定并颁布了《到2020年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进落实方案》。记者了解到,此次全国苹果病虫害农药减量控害应用技术培训班在陕西洛川召开,充分肯定了洛川在苹果绿色防控和病虫害农药减量控害防治示范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和探索,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关于苹果绿色防控和病虫害农药减量控害防治工作,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副站长苏小记深有体会。“一是苹果病虫害农药减量控害的空间很大;二是一家一户的经营体制和现有栽培模式以及苹果作物的特殊性,限制了大中型喷药器械应用和专业化统防统治;三是农药减量控害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依赖于单一的措施来实现,要农业措施、生物措施、物理措施、化学措施综合配套,多管齐下。四是减量控害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事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要从源头抓起,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加大资金和物化投入,使得减量控害工作由点及面,整体推进;五是群众的积极参与是根本,只有把精确防治、科学施药变成群众的自觉行为,减量控害才能取得实效。

    “‘零增长’目标为抓好苹果病虫害防治,确保苹果生产安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载体。”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钟天润指出,推广农药减量控害,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植保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减量控害技术体系建设,加大农药减量控害应用技术推广力度,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农企合作

    助力推进多方互惠共赢

    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如何实现?据了解,今年6月,农业部在四川成都召开了农企合作共同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对接会。会上,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指出:“农企合作共建示范基地是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对此,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农药与药械处处长王凤乐深有感触:“农业植保机构对病虫信息的发生掌握最早,防治应对的措施经验丰富,更有协调落实的组织优势。农药企业资金实力雄厚,具有高效低毒农药和绿色防控产品研发、生产的技术优势。两者合作,可以做到优势互补,把病虫防治技术与物资结合起来,综合配套、同步推广,有利于防控措施落实,增强病虫防治效果和植保工作活力。”

    在洛川县旧县镇洛阳村村民张延民家的苹果园里,由于自家的苹果树长势喜人,众多观摩者纷纷拿出手机、相机与一棵棵挂满红彤彤苹果的果树拍照合影。据了解,张延民家19.5亩苹果地今年选择6.5亩采用了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提供的“碧护”生态综合技术解决方案,实施一灌(花前灌根)三喷(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技术,全程仅用6次,与往年用药8至9次基础上减少3次。他笑着说:“这6.5亩苹果套袋11万个,估算5万斤以上没问题,亩产8000斤以上。而去年由于遭受涝灾,也是这块地产量只有2.8万斤。”

    对此,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荣娟表示,近年来,公司在全国各地借鉴“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模式进行技术推广服务,让农民真正掌握先进、高效、安全的作物种植解决方案。在陕西洛川苹果减量控害示范的过程中,“碧护”生态综合技术解决方案结合病虫害的防治显示出极大优势。今后还将为更多种植者提供技术服务,促进种植业良性健康发展。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