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6版)
当地农资产品的价格较高,靠近合作社可以得到质优价低的产品,农资直供减少流通环节,打造低价产品,农民的信任与支持就是合作社发展的原动力。明年搭配复合肥施用,让其他社员进一步了解该系列产品。社员比较认可的还有农机方面和农村农业金融方面的支持,中心社正在组建农机大队,将为农服务工作加大力度进行下去,他将对于合作社的宣传工作起到带头作用。
在科尔沁右翼前旗哈拉黑村,村民赵凤斌告诉记者,他种植了8亩高粱,只施用了“大地之秀”土壤调理剂,底肥追肥都没有用,然而作物长势比历年来的种植都好。当地不少农田的土质属于磨石片土,土壤有机质几乎无从谈起。他是通过朋友介绍,成功引入土壤调理剂,在明年种植中,会加大使用量。该地区适合种植高粱,明年预计会将种植面积增加到10亩地以上,扩大生产规模。在年底可以统计这片地的产量,明年可以看到产量增幅,在土地质量如此之差的土地上取得这样的长势和收获,是非常喜人的。
哈拉黑村基层社社长张文耀称,最初通过中心社得知土壤调理剂,自己施用之后感觉肥效不错,然后开始向朋友和邻居推广,施用后农民普遍反映不错。现在基层社已经开始接受明年的订肥,调理剂产品需求量陡然激增。在基层社目前有部分社员有农机方面的要求,中心社也会将农机配套工作切实落实下去。总的来说,不少社员今年是得到甜头的,在此基础之上,明年调理剂的用量会进一步加大。
在科尔沁右翼前旗跃进马场11队,服务专员赵桂香介绍说,她从2014年年底开始工作,主推土壤调理剂和48%含量复合肥以及叶面肥。几种产品的社员反映效果很好,土壤调理剂具有松土抗旱的作用,施用后作物根系发达,根系须根比正常作物多1/3,而没有施用的作物则会出现黄叶,全体社员中80%选择土壤调理剂,用过了调理剂的社员都说好。预计该地区玉米产量将会达到亩产1500斤左右,比往年增产20%不成问题。在明年的工作中,社员将会以自家田地为示范,号召农民将土壤调理剂预订工作落实下去,相信中农控股的为农服务工作能够遍地开花。赵桂香表示,当前农民手中依然缺钱,希望合作社在农业金融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作为服务专员,本职工作就是为当地农民做了一件好事,可以说农民最开心的时候就是预订的调理剂到货。
村民陈浩表示,今年错过了预定调理剂的时机,目前使用国内某大型厂家的复合肥,现在已经预订了2016年的调理剂。他发现用调理剂的作物秸秆高度和叶面都比未使用的要强,因此为2016年预订了50袋调理剂,目前定金已经缴纳。他认为中心社简单直接的农资产品直供模式,尤其受到农民的欢迎,明年有扩大种植面积的规划。
科尔沁左翼中旗:后起之秀忙赶超
结束了兴安盟地区的采访,记者来到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科尔沁左翼中旗中心社社长王艳玲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王艳玲不承认自己组建的中心社是蒙东地区的后起之秀,她谦虚地认为中心社在东北地区只是一个“新兵”。她向记者透露,科尔沁左翼中旗中心社今年5月启动,目前入社4000多户,入社土地面积25万亩左右,中心社成立基层社650家,基层社社长400多人,中心社农化服务专员16人。
谈起王艳玲以前从事的工作,与农业和农资产业完全不相关。对她而言,选择加入“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完全是大转型。她告诉记者,以前对农业较为感兴趣,后来经过兴安盟中心社薛社长的介绍,进一步了解了合作社。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认为中农控股服务于农的理念是先进的,基于服务于农的理念,由此加入到合作社大家庭中来。当地的种植结构以玉米为主,科尔沁左翼中旗属于东北地区知名的玉米主产区,其他作物以杂粮为辅。在农资直供方面,中心社正在积极进行宣传,加大土壤调理剂的直供力度,同时还面对社员推广了一部分叶面肥。社员较为认可中心社的农资直供模式,不少社员在了解了国家的宏观农业政策之后,感觉得到实惠。
王艳玲分析称,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中心社还将紧跟中农控股的政策,不论是中心社还是基层社员,对于中农控股各种产品的品质是认可的。力争要让入社的社员全部使用中农的产品,下一步还将推广中农的其他品类产品,让社员在种植过程中进一步得到实惠。在农机服务方面,首先由社员申报所需农机型号,中心社对接相应的农机商家,中心社同商家协商,将商家的利润点压至最低,从而将商家的利润优惠给社员。经过兴安盟中心社农机展销会,得到的直观印象就是要不遗余力地压缩商家的利润空间,将利润返给社员,同时尽量帮助社员提供农机购机贷款。在人员队伍管理方面,主要采用电话跟踪和不定期例会,将服务专员和基层社社长召集起来,为他们培训国家农业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土地确权、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和半托管等,让服务团队在深刻认识合作社运营模式的基础之上,将合作社宣传出去,进而将中农控股的产品进一步推出去,达到尽量在生产和生活方面满足社员需求。
采访的尾声时王艳玲总结称,在2016年,要将中心社工作不留死角地进行下去,将合作社政策推广到每一位社员面前,让区域内的所有农牧民都能够认识“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对于农民,要向他们推广优质产品;对于中心社自身而言,建设与发展是不变的主题;对于自己,为自己从事这项惠农服务的工作感到自豪。
巴林右旗:抛开铁饭碗,奔跑吧社长
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巴林右旗中心社社长宫玉华热情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宫玉华告诉记者,他以前是交警队的一名辅警,做辅警工作长达18年之久。看似铁饭碗的工作,他为什么要转型呢?宫玉华笑着对记者说,做辅警是为人民服务,做农资也是为人民服务,但是农资人的服务范围会更广阔。后来在当地听到中农控股要建立合作社的消息,主动来到中农控股进行咨询和现场考察。在东北三省一区的所有中心社长中,他是唯一的一个自己找上门去的社长。经过实地考察之后,宫玉华感受到了一种踏实感,与中农控股合作的信心倍增。2014年11月,成功加入“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2015年3月,巴林右旗中心社正式启动。
宫玉华向记者介绍,自中心社启动以来,受到了当地农民的广泛认可,当地农民对于合作社都有着一定的认识,因此工作相对便于开展。截至记者采访时,中心社共有4700多名社员,入社土地面积超过30万亩。中心社建立基层社68家,每家基层社安排一名社长,中心社组织农化服务专员11人。自中心社组建以来,首先开展宣传工作,创始团队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走遍了片区的田间地头。中心社在基层社社长的选拔方面也非常谨慎,基层社社长由具有工作经验的种植大户来担任。另外,中心社早在3月份就开始了农资直供工作,土壤调理剂发放工作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调理剂发放结束后,指导农民正确使用调理剂成为了中心社的关键任务。中心社团队分为3组,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手把手式的辅导。在辅导中,为社员讲明使用调理剂的各种细节,同时也为社员提供了高产施肥种植方案。在田间工作的同时,选定积温带开辟试验田,试验田主人施用的所有农资产品,全部由中心社提供。
由于中心社前期宣传工作的到位,田间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在农机方面,中心社要通过中农直接采购农机,让社员享受国家补贴、地方补贴和合作社补贴的基础之上,以最优惠的价格买到质量可靠的农机产品。可以说农机工作是近期的首要任务,中心社力争在当地秋收之前,让社员开着农机进入田间地头。在团队建设方面,目前中心社的团队建设已经完成,但是要一直抓下去的工作就是团队成员的自身学习和充实,只有团队成员自身得到了充实,才能够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能够让更多的社员享受到中心社的帮助。
宫玉华对记者总结称,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特别是今年的秋收工作结束之后,中心社将要试水土地托管工作。如果社员们认可土地托管模式,将会在全旗范围内推广下去。另外中心社还将为2016年的春耕工作做好准备,将土壤调理剂预定工作提前展开。另外还将在冬季农闲时节,为社员提供优质生活用品,进一步体现中心社对社员的到位服务。
在巴林右旗西拉沐沦苏木,基层社社长额尔很巴图接受了记者采访。这位蒙古族社长告诉记者,他在今年3月份加入中心社,主要的工作在于区域内的农民入社宣传工作。在加入中心社之前,在当地从事畜牧生产工作。在西拉沐沦苏木不论是基层社还是社员,对于合作社的运营模式非常认同。例如土壤调理剂市价140元每袋,对于社员的价格则是30元每袋,几乎等于白送。另外复合肥直供也比市价每袋优惠25至30元,社员使用土壤调理剂之后的作物,与没使用的作物相比高下立判。在农资直供方面,中心社人员的跟踪服务也让社员满意。另外,政府部门的支持,是基层社发展壮大的动力。在将来的工作中,还要扩大基层社的规模,进一步让农民信任合作社、加入合作社,以基层社为服务根据地,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