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9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电商崛起——农资(农村)电商企业系列报道
媒体做电商: 跃跃欲试试水,能否浮出水面?

《中国农资》记者 张 涛 刘一凡

    (上接22版)考虑到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程度,高军认为,191转型农资电商一个可能的发展方向是,线下体验倒逼线上普及。也就是首先借助线下体验店的服务,让农民能够熟悉和接受191平台,并对191的服务产生依赖,进而主动寻求191线上服务,这是一个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型。在高军看来,这也更符合目前农村的现实情况。

    那么,191体验店如何能够吸引农民?高军说,191体验店为农户提供了一些在传统模式下比较少的服务。首先是为农民带去了互联网业务,农民可以在191体验店里了解到网上生活、商品信息、解决方案、网购优势及其体验,有专人指导而不是独自摸索,能让农民更快更好地接触和感知互联网。其次,191体验店借助线上资源,农民可以将传统的种植经验提升为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全套专业化建议,比如种植建议、病虫害防治、农产品销售等等,既提高了生产技术,又解除了后顾之忧。最后,191体验店也助推经销商转型,在鱼目混珠的农村市场,经销商从以往的单纯依赖销售转变为农民生产生活“大管家”,191农资人丰富的线上服务内容增强了经销商的竞争实力。

    转型电商将是一个持久战

    在高军看来,191农资人的转型之路如果得以顺利实现,将“意味着一个大的变革”。他说,191农资电商的发展,也许是191农资人网站未来的转型大方向。现在媒体行业探索转型路径是大势所趋,191农资人的转型之路必然要借助其丰富的资源积累这一独特的行业竞争力,而农资电商市场又存在着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二者的成功结合是必然趋势。而对农民来说,未来191模式的普及,也会增强农民上网学习和网购的热情,助推农村互联网建设发展。

    然而,现实并不像计划一般完美,往往存在着不少阻力。对农资电商来说,农村的赊销之风是一个让他们头疼的问题。网购需要及时付款,甚至付款之后要等上几天才能拿到购买的农资产品。这样颠覆了农民购买习惯的网购模式农民能接受吗?高军对这一问题表示乐观,他说:“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农资电商要做好三件事情。一是做好服务,二是取得农民的信任,三是降低农资产品价格。做好这些事,赊销的趋势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

    虽然模式已经成型,但转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高军说:“191农资人转型农资电商不可能在一年两年内就做出效果,这将是一个持久的过程。转型机制目前仍不够成熟,有很多值得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虽然我们已经建设了体验店,但是并不意味着迅速就有了庞大交易额。农村生活习惯的改变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希望借助我们的资源,打造一个农资行业的‘大众点评’模式,为农村的变革出一份力量。”

    烟台泓源四川区经理甄广胜认为,风投贴钱去培养农民上网习惯,“不会这么傻。”他说,“现在农资电商的做法是我教你下单,在线上付了钱,然后你来我的店里拿东西。前段时间我们看到电商卖除草剂类产品,线上价格是1块钱1瓶,线下草甘膦要卖十几块一瓶,他们卖1块钱1瓶。我们很纳闷,他们赚什么钱?如果说是风投投资,那么风投公司应该不会这么傻,投这么多钱进去只是培养农民上网习惯。”

农财网

特点

    作为传统纸媒,南方农村报有着专业化的新闻队伍、长期的品牌力量和广阔的信息渠道,有利于试水电商营销。但严格的行业门槛、人才结构等给其转型发展造成了一定困难。

    团购小试牛刀  电商谨慎做起

    借助自身渠道尝试营销

    在农财网种业宝典的微信公众号下,“农财网特卖汇”板块刚刚结束一场热闹的肥料特卖。短短两天时间里,十几位客户通过微信平台订购了总计约半吨的复合肥。

    南方农村报精心打造的百万种植大户互动特区——农财网于今年5月20日正式上线,聚圈子、技术互动是其最大特色,网站所有栏目均由资深记者和行业专家主持。除了农财网种业宝典,农财网平台旗下还有农化宝典、柑桔通、香蕉通、土专家等多个用户活跃度极高的微信公众号,堪称种植业的互联网媒体集群。

    “微信特卖方式我们很早就尝试进行了。”农财网一负责人表示,这种不定期的限时限价的特卖活动对农财网来说并不是第一次。他们早就打通了微信商城、微信支付,在农财网下的多个微信公众平台尝试了复合肥、叶面肥等销售,并且效果很好。

    该负责人说:“我们通过和厂家合作,或是帮企业处理尾货,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上不定期的做一些特卖活动,这样价格就相对低一些。因为我们一般会借助厂家的渠道送货,或是就地消化,所以物流目前并不是大问题。”

    除了微信平台的成功尝试,南方农村报还在筹备肥料团购事宜。南方农村报社旗下的农资公司在梅州开设分公司,并与当地梅州金柚协会联手,计划借助春节前后冬肥备肥的小高潮,在经销商和果农中开展肥料团购活动。

    据该负责人介绍,肥料团购活动在农资公司、果农协会、备肥时期等多个优势条件具备的背景下进行,具有多方优势,既可以提供质量稳定可靠的肥料,又能降低价格,且有地域和市场优势。对南方农村报来说,这也是一个探索市场、提供经验的机会,他们对此非常重视。

    与电商巨头合作还会深入

    京东、淘宝大张旗鼓的电商下乡给想要在农资电商市场上分一杯羹的人带来了不小压力。作为对市场变化反应敏锐的媒体行业,他们比任何企业都更清楚竞争对手的实力,想转型做电商,其实并不容易。在探索之外,南方农村报迅速与布局农村的电商巨头淘宝、京东开展合作,借助电商巨头的雄厚实力和自身对农村市场的精细耕耘,谋求共同发展之道。

    今年1月,京东集团开启华南农村战略的重要一步,华南首家“京东帮服务店”在广东省连州市开业,而这里正是南方农村报的主战场。

    种植是一门技术活,虽然电商巨头有着强劲的竞争实力,然而种植户最需要的是有助于提高种植收益的技术,同时还能降低种植风险,而这恰恰是农财网所擅长的。

    农财网负责人表示,媒体转型电商,不意味着只能依靠自身实力,与电商巨头合作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如果说以前媒体对电商下乡是“冷眼旁观”,那么现在,南方农村报与电商巨头开展了更多的对话,寻求更多的合作的点。相比生产企业做农资电商,这是媒体独有的优势。

    做农资电商对传统报业意味着大的变革吗?该负责人表示谨慎。他说,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农资电商确实有着广阔的前景,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尝试都一定能够成功。南方农村报目前仍以报社主业为重心,对农资电商从多个角度积极探索实践,逐步积累经验,寻找最适合的发展方式,稳扎稳打前进。

    传统媒体转型电商,搞农资买卖,乍一看似乎不可思议,但在“互联网+”浪潮来袭的今天,媒体的求新求真与互联网精神恰恰完美融合,这也是二者寻找共同发展方向的根本。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