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18日,以“科学施用农资、发展绿色农业、搭建为农服务综合平台”为主题的2015全国农资科技博览会暨第三届农民合作社与农资供应商农产品采购商对接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召开 。
博览会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指导,总社农资局、合作指导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联合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支持,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中国东盟农资商会等有关单位共同承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骆琳,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原副主任、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会长顾国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王玉明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及对接会签约仪式。
骆琳在讲话中强调,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资企业要加快经营服务创新和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构建服务内容更齐全、服务方式更多样、流通网络更完善、体制机制更健全、市场运行更高效的农资经营服务新体系。要加强与农民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提升合作对接的广度和深度。要强化为农服务能力建设,充实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大力发展规模化、全程化、个性化服务。要积极创新商业模式,加快推进庄稼医院和智慧农资建设,积极发展农资电子商务,打造更加便捷高效、互利共赢的农资流通网络。要念好农业投入品“减”字诀,促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推动农用土地的永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有机肥供需对接,支持有机绿色农业发展。要创新农资企业体制机制,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
顾国新表示,农资企业必须打破过去“一买一卖”的陈旧方式,从卖产品到卖方案,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日益丰富的规模化、个性化、精准化服务。农资企业应当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潮流,加强自身的转型升级发展,强化与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业务衔接,积极创新服务机制,延伸产品、服务链条,针对农民合作社的需求,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具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博览会期间,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正式发布了《2014/2015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4年中国农资流通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名”“2014年中国农资行业知名品牌”三项年度重要成果,并为获奖企业代表颁发了奖状和奖牌。
在同期召开的2015中国有机肥论坛暨首届中国有机农场主与有机肥供应商供需对接会上,百余位有机肥行业企业及有机农场主等产、学、研、用领域的专家及企业家就有机肥产业的发展情况展开了热烈讨论。
在本届博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家农资供应商、3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100多家国内外农产品采购商进行洽谈对接,达成了多项采购意向。据统计,农资采购签约项目17个,金额达22.67亿元;农产品采购签约项目有175个,金额达16.57亿元。两项合计,本次展会累计签约总额为39.24亿元,产销对接成果丰硕,实现了农商合作、同兴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