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价格或将再次探底
经过7月下旬的一轮下跌,目前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主流出厂价格已经跌至1600元/吨左右,局部地区的实际成交价格已经跌至1550元/吨。虽然尿素价格的下跌可以用“夏季用肥结束”来解释,但7月份底之前国内部分地区用肥还在持续,之所以尿素价格出现明显下滑主要原因还是对后市信心的不足,尿素价格的提前调整正是市场对后市预期的表现。虽然尿素市场已经过一轮的调整,但进入8月份,市场并没有企稳迹象,跌势依然在延续。
刘立清告诉记者:“上半年,尿素之所以能够独立于钾肥和磷肥走出了一轮上涨行情看似在情理之中,但也让很多人看不懂,虽然生产企业相对去年来说,基本实现了盈利,但进入下半年以后,尿素价格与钾肥、磷肥价格同步下滑。随着淡季的到来,目前尿素市场并没有利好因素,相反,无论是农业需求还是工业需求都相对较小,而秋季用肥主要是以高磷复合肥为主,所以对尿素价格的拉动有限;而出口方面,由于国际价格同步下滑,出口方面也难以对目前的尿素价格形成支撑。”
毛子学同样认为,按照目前的趋势,尿素价格或将再次探底。“目前河南地区的主流成交价为1610元/吨,虽然也有少量成交,但工业成交价格已经跌至1550元/吨。8月份以后,国内市场已经全面进入用肥淡季,由于缺少明显利好支撑,加之目前市场开工率较高,所以尿素价格依然有下滑趋势。”
出口难成救命稻草
提到今年的出口,可谓是一波三折。
6月19日印度STC公司的招标因核算中国离岸价只有305美元/吨左右。因为当时国内价格相对较高,因此招标不被业内看好,但随着内销压力的增大,305美元/吨的离岸价在7月份已经有了价格优势,不到40万吨的出口合同甚至在7月27日规定船期之前出现了港口“抢供”现象。由此不难看出国内厂商对于出口的依赖心态。
时隔一个半月,印度再次招标。印度MMTC发布不定量大小颗粒尿素进口标购,7月30日截标,最晚船期9月3日在装货港。此番共收到29家供货商超过300万吨的投标量,其中41.5万吨最低到岸价只有285.25美元,折合中国离岸价仅有270-273美元/吨,这样的话,国内集港价仅能核算到1510元/吨左右。这样的价格虽然是国内企业不愿意看到的,但迫于国内市场的压力,目前部分企业依然在集港。
毛子学分析说:“随着国内用肥进入淡季后,目前消化库存的唯一途径就是出口,但新一轮的招标价格可以说是跌至冰点,虽然按照此价格集港,企业已经没有利润或者已经亏损。目前国内供大于求的形势并没有改观,因此仍有部分企业在集港,后期厂商博弈肯定会加剧,虽然国内企业的凝聚力有所加强,但可以肯定的是希望通过出口拉动国内价格的企稳的可能性并不大。”
成本或将成重要支撑
尿素市场缺少利好支撑,价格已经进入下滑通道,寻求价格支撑已经成为目前市场关注的重点。
毛子学认为,目前尿素价格已经进入下降趋势,如果从企业的生产成本来分析的话,后期价格或将维持在1500元/吨上下,30-50元/吨波动。“国内尿素的最低价格在去年已经跌至1350元/吨,当时的企业生产成本在1400元/吨左右,由于今年电价及人工成本的上涨,目前企业的平均成本大概在1500元/吨左右,因此这将是尿素价格的一个重要支撑。考虑到市场竞争因素,后期价格跌破1500元/吨的可能性很大,但如果跌破成本价,行业的开工率将会逐步降低,这将会稳定尿素价格。由于目前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煤炭行业整体亏损,价格下行空间有限,但天然气仍有可能降价,所以后期也应该密切关注煤炭、天然气价格走势,这也是决定尿素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
毛子学强调,虽然上半年尿素价格出现了超预期上涨,但由于目前氮肥行业依然处于产能过剩期,所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尿素价格都会维持相对低位运行,企业还应该做好长期打算。
从去年开始就引起广泛重视的化肥增值税恢复征收的消息,近几日便将揭开谜底,据称所有化肥将统一恢复征收,最终开始执行时间可能在9月份。这是化肥市场的进一步市场化,是化肥市场发展的必经之路,无论何时实施,“取消”在后期将成为现实,这也将会对目前连续下跌的化肥价格形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