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7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莫让土地的灵魂落下

《中国农资》评论员 徐晓磊

    今天,土地的污染退化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已经到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抓紧进行改善的紧迫时期。

    回顾几组数据: 2014年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数据显示,耕地土壤污染堪忧,全国土壤总超标率16.1%,其中重度污染点位比例为1.1%;土壤镉超标率7.0%,其中镉重度污染点位比例为0.5%;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重污染企业用地及周边土壤超标点位占36.3%;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处置场地土壤超标点位占21.3%;污水灌溉区土壤超标点位占26.4%。

    农田土壤整体质量低,耕地基础肥力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仅为50%;中低产田比例大于2/3,养分贫瘠化和不平衡化,国土资源部《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主要数据成果》数据显示,中等和低等地合计占70.6%。

    土壤退化严重,受风沙干旱影响的耕地0.073亿公顷;盐渍化耕地面积高达0.077亿公顷;土壤酸化面积达耕地面积的40%;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坡耕地1.239亿公顷;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仅约为18克/千克,土壤结构不良现象普遍。

    土壤告急,让政府着急,百姓焦急。而究其因,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以及土壤环境背景值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看看土壤的日常管理,数据显示:全国污灌面积已占灌溉总面积的7.3%;化肥单位面积平均施用量434.3千克/公顷,是安全上限的1.93 倍;农药平均0.067 千克/公顷 ,约50%进入土壤和地下水;每年约有50 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中,残膜率达40%;大量工业三废无序排放。

    质量堪忧的土壤现状使笔者自然想起儿时对土地的美好印象。光着脚板在田间整地,故意让那翻新的土壤来亲吻自己的脚丫,累了四脚朝天地仰卧下来,望着辽阔无垠的天空,而靠近脸庞的是那散发着芬芳的泥土。那时听到长辈们说得最多的是谁谁家地种的真好,谁谁是村里种地的好把式。老人们对土地的那份虔诚,总能让我们记起父辈常教导的话:“你不能欺骗土地,你骗了它,将来它会骗你。”

    回味父辈的话语,那里边不仅蕴含着合乎规律的去善待土地,也告诉我们土地是带有生命的,不仅要对它好,而且内心中还要饱含对它的一丝敬畏,否则它会报复你。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生产方式变了,土地更加工具化了,人们在选择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的理性行动中,少了对真谛的追求,做事的恭敬。在土地生产方式技术层面走得太快了,让我们落下了土地的灵魂。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科学种田,保持生态持续,发展绿色经济,还需要我们慢下来、静下来,从作物营养与施肥、土壤改良与调理、作物培育与耕作、土壤修复等多个方面采取适宜的治理修复技术,恢复和提升土壤的作物生产能力,消除土壤污染,提高农田土壤综合质量。

    关注土壤污染问题已上升到国家层面。让我们循着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行动;按照《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全国污染防治工作要点》的要求;借着“土十条”草案提交全国人大的时机,在重新审视土壤,关爱土壤,寻回土地落下的灵魂。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