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2015年中国化肥行业峰会在山东烟台成功举办。此次大会由中国资讯网主办,烟台港集团有限公司、烟台众德集团有限公司、华农农资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联合协办。来自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国农业大学等多部门领导、专家同百余家农资企业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据悉,本次峰会已经成功举办了11届,此次是第5次在烟台举办。
烟台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纪少波预祝此次大会完满成功。他表示,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召开此次大会,有利于我们对当前市场现状重新认识、达成共识,进而凝聚合力、共同应对,为中国化肥行业的振兴与繁荣贡献力量。烟台港集团将全力以赴、鼎力相助,努力实现共赢发展。
在本次会议上,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龙文军认为,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和农业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农资行业的发展也呈现出新常态。纵观整个行业发展的历史沿革,这种新常态集中表现为:农资产业增速已经放缓,农资发展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农资行业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为了适应这种新常态,龙文军强调,化肥行业必须注重化肥施用量零增长的要求,大力推进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积极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除此之外,必须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要求,打造质量安全的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农资价格稳定的要求,务必警惕农产品价格“天花板”效应和农产品成本“地板”抬升的双重挤压,避免使产业陷入发展困境,影响现代农业进程;必须注重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要求,全面推广节劳、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等关键技术。
中华合作时报社编委、中国农资传媒执行总编辑孙立新在致辞中说,中国化肥行业峰会的召开已经进入常态化,这种常态化的会议可以称得上是农资行业中的“夏季达沃斯论坛”。2015年是中国化肥行业解放的一年,化肥等农资已经褪去“特殊属性”,逐渐回归市场。同时,2015年,中国化肥企业都会面临诸多痛点。环境保护压力巨大,产能过剩依旧蔓延,转型升级陷入瓶颈,农资电商焦虑重重,化肥施用量零增长目标紧迫等问题,都需要中国各个化肥企业理性地分析和思考。大家可以在此次大会上集思广益,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为中国化肥行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窦京平表示,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中,中国化肥行业要敢于走向市场,主动参与市场竞争,主动承担行业风险。其中,去产能化是行业必须首先突破和面对的问题,也是化肥行业未来实现转型升级的前提和条件。要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及产品结构升级,政策鼓励并引导产业链上的企业以市场化手段形成融合,从而降低系统成本提升综合效益。
在会议访谈环节,访谈嘉宾针对土地流转、电商、化肥施用量零增长等内容展开深入浅出的分析。此外,本次峰会就水肥一体化、“互联网+农业”模式、新型肥料发展趋势以及2015年下半年宏观策略和资产配置分析等问题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