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6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阻碍:侵权易而维权难


    上文提到的就是目前农资行业出现的几种较为常见的商标侵权现象,那么这些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处理的背后有什么难处呢?

    市场负面影响难消除

    美盛农资(北京)有限公司法律部品牌保护专员杜常海告诉记者:“农民对于农资产品是很难有辨别能力的,因此就很容易被误导。在搜集辽宁美盛集团侵权的相关证据时就发现,因其标示与美盛农资十分类似,同时也带有‘美盛’的相关字样,很多农民并不能够清晰地辨别出哪些是美盛农资的产品、哪些不是。因此,存在着很多误导现象,致使美盛农资的企业形象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美盛农资消除这些负面影响也需要花费很大的功夫。”

    不仅是美盛农资面临这样的现象,其他很多企业也面临这样的窘境。天脊集团农化中心主任史庆林也向记者诉苦:“要是侵权产品不出问题还好,如果出了问题,黑锅还得天脊集团来背。农民不能分辨真假产品,一旦使用出现质量问题,农民就天脊集团来索赔。所以有时候即便打赢了官司,消除了侵权产品,但是侵权产品造成的负面影响还是不能够很好的消除,企业最终还是受害者。”

    网络信息监管难

    在记者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个令人诧异的现象,上文提到过的“美盛嘉吉”案中最终败诉的美盛嘉吉(天津)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为王荣祥)更名为美德盛化肥(天津)有限公司,虽然更改了公司名称,但是其企业LOGO依然与美盛农资(北京)有限公司十分类似,在记者看来区别特征并不明显。而且,在一些招商网站上记者仍然能看到“美盛嘉吉”的字样。对此杜常海对记者说:“一些网站对于用户信息的更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还有一些网站由于是系统自动审核会员资质,因此也会存在相应的错误信息发布。好在发函确认后大部分招商网站都更改了相关信息,但是类似的招商网站浩如烟海,美盛农资不可能对所有的网站都进行监管,因此面对这类现象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网络作为最为自由的传播媒介虽然国家在不断地加大监管力度,相关立法也陆续出台,但是人力终有穷尽,面对浩如烟海的各色网站和数量纷繁的信息不可能一一筛选清楚。此外,作为网站后台运行的服务器并不能够承担起这样的筛选任务,所以当网站的注册会员符合网站准入的相关规则后,服务器就会放行,这也是为什么在网络世界存在如此之多的“僵尸粉”“好评师”。

    相关政策法律存在一定漏洞

    据相关律师介绍,任何一家企业注册商标后,工商局便会给企业下发《商标受理通知书》,企业的注册商标就会进入时常为9个月的审查期,在此期间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不可以使用此商标。因此,许多所谓“傍名牌”的企业就会充分利用这9个月的审查期先行开拓市场。在9个月审查期过后,如果商标存在侵权行为,这些企业便会放弃此商标更换另一个。某种程度上说,这类现象并不多见,但是却依然对知名企业本身产生一定危害,因为其流动性大也较为灵活,往往企业收集到证据后,9个月的审查期也已经过去,因此并不能对其进行很有效的惩处。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