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29日,由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主办,北京澳佳肥业有限公司协办以“化肥减量,腐植酸肥料增量,确保我国粮食生产安全”为主题的论坛在京召开,与会专家提出,在化肥减量实现零增长行动中,要将腐植酸肥料增量,实现肥料绿色化、高效化,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理事长曾宪成、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农村环境研究室主任吕文魁、全国农机推广服务中心土壤肥料技术处副处长杨帆、国家标准委综合业务管理部处长李治平、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赵秉强等相关专家、科研院所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腐植酸肥料企业代表20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
会上,杨帆介绍了11个省18个点开展腐植酸肥料试验示范成果,通过腐植酸肥料与普通复合肥的数据对比,不仅能大幅提高肥料利用率,在提升作物产量以及济效益等方面更是也有着突出贡献。她坚定地说:“利用腐植酸减量增效化肥,将有利于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目标的早日实现。”
腐植酸是土壤的根本属性,是土壤肥料的“运转仓库”,是连接“土壤-肥料-植物营养”的桥梁纽带。在开创环境友好型产业新局面的历史节点上,腐植酸“绿色天使”显然更具现实选择力。曾宪成分析说,化肥减量,意味着腐植酸土壤本源性肥料必将增量,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腐植酸肥料产业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依赖化肥,我国粮食产量创下了“十一连增”的奇迹。然而,过度依赖化肥,加剧了“化肥越用越多-土地越来越瘦-环境越来越差”的恶性循环。他大力呼吁,未来要让腐植酸提质增效化肥,通过腐植酸肥料增量,重构土肥和谐新关系,努力寻找解决化肥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方。“大兴腐植酸肥料,通过耕者哺其田、确保岁岁丰产永续,这就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曽宪成强调说。
赵秉强介绍说,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也是靠大量的化肥、农药的施用赢得粮食连续高产,然而环境污染加剧,农村供水硝态氮超标率6%;随后美国启动了绿色农业行动,首先实现化肥用量零增长,在保证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的前提下,环境污染逐步得到改善。为此,未来要构建我国绿色肥料体系,发展类似腐植酸的高效肥料,在化肥增效减量的基础上,实现化肥产品绿色化、高效化,引领绿色肥料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每一个行业的产业化发展道路上都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那么未来如何走向市场化、国际化的道路并得到市场的认可,相关标准的制定至关重要。国家标准委综合业务管理部处长李治平说,团体标准是一个集成的概念,包括协会标准、学会标准以及联盟标准,腐植酸工业协会属于团体标准中的一种形式——协会标准,国务院下达文件中明确提出要鼓励培育发展产品团体标准,今年是发展团体标准的启动年,开展团体标准试点工作是培育发展团体标准的“先手棋”。与此同时,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腐植酸质量检测中心教授张彩凤从腐植酸结构、性质以及应用的理论研究出发,指出制定腐植酸协会标准的原则,为推动腐植酸肥料标准化发展提出了科学化建议。
此外,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技术开发部副主任李双、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武丽萍、中科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研究员闫宗彪、山西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王曰鑫等科研院所专家分别就腐植酸活钾技术、腐植酸络合尿素的创新工艺、腐植酸涂层尿素的关键技术以及腐植酸磷肥解磷技术方面进行深入的介绍,为提升腐植酸肥料生产技术水平提供了新的思路。
5月29日,在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召开的五届九次理事会上,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腐植酸肥料专业委员会成立,共有35家企业和科研机构成为委员会成员。北京澳佳肥业有限公司当选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鲁西集团、山东农大肥业、天津芦阳化肥等9家企业成为副主任委员单位。委员会成立旨在更好地提高腐植酸行业的竞争力,促进腐植酸肥料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