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6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流水线上的“游吟诗人”

《中国农资》记者 宋安勇

赵以泰的诗词中有情、有景、有家庭、有工作,有源自生活的智慧,更有对于未来的热情。

    乙未四月廿六,至齐鲁岱宗,驻东岳之阳。日落,友君琼电曰:“余夜至岱宗,君可与余会赵氏使君。其人饱读诗书,谙词韵风雅,其作吾等皆闻矣,然未谋其面,感憾也,欲见之。”余闻言大喜,戌时,琼至,驱车六十里,至范镇,使君夫妇相迎。夜探使君宅,烹茗代酒,相谈甚欢,不觉夜至子时……

    诗人的背面是工人

    记者面前的赵以泰,一身质朴略带斯文,他的气质能让你觉得同他的交流绝对是一场“接地气”的谈话。这样一个朴实的山东汉子,能够有什么样的故事呢?当他打开话匣子的时候,记者被这位“游吟诗人”的故事吸引了,夜色阑珊之中,在场的人全都成为了他忠实的听众。

    赵以泰是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上的一名普通技术工人,在“哒螨灵”农药生产车间从事农药生产设备操作。赵以泰告诉记者,算上今年,他已经参加工作整10年,一直都在化工产品生产企业。前几年在其他企业,一个很偶然的机遇进入了中农集团。10年的一线技术工作,除了休息日整天与化工设备打交道,加上工厂“三班倒”的工作安排,时间性和岗位技术性都特别强的化工生产工作,使人难免会显得有些机械、刻板。在工作时,除了面对科学严谨的机器设备,与人交流的机会都显得不多……高中时的赵以泰是学文科出身,经过3年的苦读和拼搏,他等来了进入象牙塔的录取通知书,然而因为家庭经济原因,父母无力承担两个大学生 的“巨额”开销。看着学习成绩比他优秀许多的弟弟,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直接踏入社会成为了一名生产技术工人。讲到这里,赵以泰至今还会感到有些唏嘘,他并不怨怼当年自己的选择,而是去做一名快乐的技术工人。

    面对纷繁复杂的诗歌体裁,赵以泰的最爱是格律最为严格工整的藏头诗。他向记者介绍说, 1998年,还在中学的他就已经试作古体诗和小令、中调。那时候他的诗作并不涉及藏头诗,只是单纯地写一些格律诗和绝句。古体诗词知识的积累,就是从那个年代开始的,赵以泰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如今,对于意象简单透明的景物与情感,他最快可以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就能够将一首古体诗“信口拈来”。

    他还向记者透露,当年参加工作的第一家企业的文化氛围相对比较浓厚,当时就职的企业为了通过ISO9000认证,企业在各个方面都下足了功夫。而参加ISO9000认证的企业中,企业文化也是重要的参评依据,记得当年企业的广播里几乎每天都在播放他写的诗,心细的同事帮他记录了一下,播送他诗词的广播节目竟然不间断地播出了100多天!就在赵以泰激动不已的同时,麻烦事接踵而至,单位的宣传部门人员怀疑他写的诗不是自己的原创作品。为了证明诗歌是自己的原创,他开始将古体诗句的格律转移到了藏头诗上。“创作藏头诗,证明自己”这是他当时坚持的信念。更加严格的诗歌格律限制,使得他古体诗创作水平大大提高。

    时至今日,在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流水线上,赵以泰每进行完一项工作,都会有15分钟的休息时间,这15分钟的时间往往就成了他作诗改诗的时间,他的口袋里经常带着本小册子,随口吟出的诗句,如果有改进的必要,他都会详细地记录下来。

    诗歌磨砺精彩生活

    在聊起诗词创作方面的问题时,赵以泰更加兴奋,那架势看上去显然不像车间工人,更像是一位激情饱满的文艺青年。

    赵以泰认为,对于诗词创作而言,现代人与古人在诗词格律方面的要求截然不同。例如现代人填词并不是为了谱曲而歌,更多的是为了表达一种文学意境和韵律美感,因此现代人填词对于词句中的平仄并不一定要求得精准,而古人的诗词往往要被谱上曲子,通过演唱来表达出来,因此古典诗词不论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在格律、平仄和韵脚方面的严格,都是现代人写诗填词的样板。当然,不拘泥于过度死板的词谱填词,也是词人随性而发的一种表现。赵以泰还建议当代青年人应该学习一部分古诗词知识,哪怕不亲自去写诗填词,了解诗词知识,这对青年人古典文学素养的提高不无裨益。

    现在,赵以泰的诗词作品已经登上多家刊物,但他更多的是享受创作的过程。在他看来,作品的发表是对自己的肯定,更是一种激励。当记者问赵以泰有没有统计过这么多年总共创作过多少诗词,这位山东汉子憨憨地笑了。他告诉记者,直到现在他创作出的古体律诗和绝句,估计应该有3个日记本了。记者感觉到此言非虚,在时下最为流行的通讯工具微信上,记者和他同在一个群组中也有三四个群,在记者的印象里,他在微信群中随手发出的信手拈来之作,也已经不计其数。律诗、绝句、小令、中调、现代诗,题材众多,体裁也是多种多样。在微信上,赵以泰赢得群友一片点赞,可以说,记者已经成为他众多“粉丝”之一。

    赵以泰对记者坦言,他写诗填词,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让作品直面生活,在当下,工作和职场对每个人造成的生活压力都很大,诗词的创作是一种减压的过程。他还告诉记者自己以前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现在却时常可以与人侃侃而谈,这还是要全部源自多年来作诗填词的磨砺。

    赵以泰对记者坦言,作为一名无师自通的诗词爱好者,他期望年轻人的诗词创作应该像古体学习。诗词创作中的格律不可过少,否则会产生“有筋无骨”的感觉。而现当代人对于古体诗词,应该尤其注意韵脚和平仄,现代诗词对于平仄要求可以相对灵活一些,但是韵脚一定要严格压准。

    “爱人永远是我作品的第一位读者。”赵以泰这样说。赵以泰的诗词中有情、有景、有家庭、有工作,有源自生活的智慧,更有对于未来的热情。

    伴着凌晨清爽的夜风,记者离开了赵以泰的家。可每当回想起这次采访的情景,一位质朴的游吟诗人形象,立即会浮现在记者的脑海中。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